“奶奶,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最近小区周围修路,您外出的时候千万注意安全。”“这次过来给您带了一袋大米,平常要是有什么需要直接给我们打电话。”9月4日上午,回民区环河街街道阿吉拉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姚艺璇一上班就来到辖区水岸人家小区,看望独居老人王秀玲,了解她的生活近况。
由于老人近期身体有些不适,再加上独自居住,姚艺璇始终放心不下。尽管社区工作繁忙,她仍抽空前来探望。牵挂辖区独居老人,早已成为她的工作日常。
老人的家中干净整洁,74岁的王秀玲与姚艺璇促膝而坐,聊起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在老人的眼中,姚艺璇不仅是关心帮助她的社区书记,更是常来陪她聊天解闷的“小姚”。每次见小姚来,老人总是很开心。王秀玲告诉记者,前些日子社区组织义诊活动,工作人员特意通知她参加。医生诊断后开了药方,孩子们按照医生的建议第一时间买了药,她服用后感觉好多了。
王秀玲口中的“小姚”是一名“90后”。2021年,28岁的她来到回民区环河街街道阿吉拉沁社区工作,2023年被选举为阿吉拉沁社区居委会主任。如今,她担任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以来,姚艺璇爱岗敬业、踏实努力,热心服务辖区居民,获得辖区居民的高度认可。
“小姚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办了很多事,很多事情比儿女想得还周到。生活困难的我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未申请低保,小姚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半个月内多次陪着我到户口所在地办理申请。她像我的孙女一样经常来看我、关心我,让我感觉现在的生活既幸福又温暖。”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姚艺璇认为,居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最近走访时,她总是带着服务连心卡。记者注意到,卡片上印有社区书记、网格长、网格员的联系电话。她介绍,从今年6月起,社区向辖区所有60岁以上以及孤寡、残障、独居群体发放此卡,并叮嘱居民放在家中醒目位置,有需求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姚艺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她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多重身份下,她不仅是独居老人的“好孙女”,还是问题青少年的“大家长”,是化解矛盾的“调解员”,也是突遭变故居民的“心理咨询师”。
阿吉拉沁社区位于回民区中部,现有居民3329户、7056人,共有13个小区,基本上都是老旧小区。随着小区设施老化,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社区办公楼一楼大厅,民意墙赫然入目。在这面“您的建议,我们在听”的民意征集栏中,记者看到不少居民在此留言,已解决的问题会附上反馈结果。“金色港湾小区5号楼9楼西侧墙砖脱落,希望社区尽快加固。”在这条留言的下方,清晰写着:“经社区与物业沟通,由物业进行维修并加固。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完成,也已回访居民,对方表示满意。”
“2025年8月1日,阿吉拉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不负所托 成就未来星’假期公益研学活动”“2025年8月6日,阿吉拉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夏日扇清凉 非遗暖夕阳’宋锦团扇制作活动”“2025年8月11日,阿吉拉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关爱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办公楼一楼大厅,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月活动安排、10月活动计划一一列出,姚艺璇说:“在这个岗位工作,我就要多做实事,对得起居民的期待,对得起党的信任。”
采访中,社区活动室传来阵阵乐曲声。原来,社区与内蒙古老年开放大学合作,由社区提供场地,内蒙古老年开放大学提供专业老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丰富广大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试课当天,60岁的学员张素华高兴地说:“这个场地很宽敞,老师也专业,我们退休的伙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非常惬意。感谢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平台。”
姚艺璇认为,听党话、跟党走,就是要把社区建设得更好,让居民拥有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不能光喊口号,要通过一件件实事落实好党的政策,无愧于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姚艺璇带领社区“两委”干部积极创新探索基层治理,不断尝试谋求突破。在她的带领下,社区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300名,依托社区“邻里汇”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义诊等活动200余场。此外,她作为回民区理论宣讲员,在辖区开展志愿宣讲活动10余场次。2024年5月底,她协调回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社区成立“社区少年宫”,为辖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升打造新样板;她带领社区干部开办“不负所托 成就未来星”假期公益托管班,利用寒暑假服务辖区80余户双职工和困难家庭,提供假期素质提升和研学课程志愿服务180个小时。
姚艺璇以热忱之心对待每一位居民,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前几天,金富小区居民反映车棚占地多,利用率低。目前,旧车棚已拆除完毕,硬化后即将开始新建工作。我得去看看工程进度……”说着,姚艺璇向着金富小区的方向走去。
她对居民的守护,仍在继续。(祁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