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中国文化报】北疆秋韵正当时

  2025年9月17日,《中国文化报》第5版刊发题为《北疆秋韵正当时》的文章,报道了秋日的内蒙古,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从大兴安岭的斑斓林海到呼伦贝尔的鎏金草原,从阿拉善的金色胡杨到锡林郭勒的辽阔牧场,北疆大地正展现出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画卷。

  报道如下:

  《中国文化报》(2025年9月17日05版)

  秋日的内蒙古,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从大兴安岭的斑斓林海到呼伦贝尔的鎏金草原,从阿拉善的金色胡杨到锡林郭勒的辽阔牧场,北疆大地正展现出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画卷。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实施“歌游内蒙古”品牌战略,通过深度挖掘本地资源、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创新产品服务供给等,推动“秋日经济”成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聚焦资源禀赋

  打造主题化体验场景

  内蒙古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针对消费者对品质化、体验式旅游的需求,创新推出六大秋季主题产品体系。

  在生态资源利用方面,大兴安岭林区推出白桦林徒步、森林康养等项目,兴安盟五角枫景区打造“枫从草原来”沉浸式体验,呼伦贝尔草原开发金色草原摄影采风线路……充分展现北疆秋季生态魅力。

  在自驾旅游领域,G331边境公路、热阿自驾线、锡林郭勒草原风景大道等特色线路,将自然景观与民俗体验有机结合,满足游客自由探索和深度体验的需求。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线路配套建设了标准化营地服务体系,提升了自驾旅游品质。

  星空旅游成为新亮点。正镶白旗明安图观测站开展航天科普研学、乌兰哈达火山景区打造“火星夜空”观测项目、乌拉特中旗推出极光与地磁暴观测体验……构建起集科学普及与生态观星于一体的夜间经济新模式。

  创新产品供给

  培育文旅消费新动能

  面对消费升级趋势,内蒙古积极推动文旅产品创新,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康养旅游快速发展。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出温泉疗养、森林康养等项目,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开发“森呼吸”体验产品,赤峰热水塘温泉旅游区打造旅居康养目的地,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民俗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乌海沙漠葡萄酒节、额济纳胡杨生态文化节、兴安盟五角枫旅游季等品牌活动,融合民俗展演、非遗体验与体育赛事,形成“以节兴产、以产促消费”的良性循环。

  美食旅游独具特色。“内蒙古味道”品牌计划深入实施,呼和浩特烧麦、巴彦淖尔黄柿子、呼伦贝尔布里亚特包子等地方美食通过标准化加工与文化故事挖掘,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产品,延长了消费链条。

  优化服务机制

  提升消费体验品质

  为保障游客体验,内蒙古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发布游客满意度报告,推动服务品质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建立快速处理机制,保障游客权益。

  另一方面,深化政企合作,通过恳谈机制了解企业需求,出台激励政策。2024年以来,已对55家文旅企业兑现奖励资金906万元,激发了市场活力。同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秩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此外,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发布诚信企业名单,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已完成472家文旅企业的信用评级,并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开设“诚信发布”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挖地域资源,聚焦品质提升与业态创新,推动文旅消费从“流量增长”向“价值增长”转变,让“秋日经济”成为彰显北疆特色、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阿勒得尔图)

编辑:奥妮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