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围观!国内最懂青贮产业的人都来通辽聊了啥?

  9月15日至16日,第七届青贮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暨品种展示会在通辽市举办。来自全国的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青贮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种选育、种养结合等热点问题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青贮产业融合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青贮丰收正当时 

  本次大会以“良种赋能·产链融合——构建青贮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50多位业内人士参加。与会专家聚焦青贮玉米育种、种养结合、全产业链协同升级等重点方向,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曹志军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曹志军指出:“通辽市的青贮产业基础非常好,尤其是‘两黄一绿’有力支撑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从种植面积到产量技术水平,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下一步,应更加重视种养结合,按照产业链思维,从用户角度推动青贮产业发展,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让多方主体形成共识,助力大食物观、大农业观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荣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荣焕认为,青贮玉米在通辽市有广阔发展前景。她建议:“要不断创新育种技术,培育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广适性好的优良品种;同时,研发推广先进配套种植技术、青贮工艺和保存技术,提高青贮饲料质量,延长保存期。”

  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李少昆

  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李少昆介绍,通辽市已广泛采用青贮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比传统种植每亩增加2000株。“通过示范展示,筛选适合本区域的品种,未来推广后每亩可增产12吨,大幅提高种植效益。”

  在专家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引的同时,企业和地方政府代表也结合市场实践与产业布局积极发声,形成“专家献策+实践反馈”的良性互动。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王长海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王长海表示:“此次通辽之行收获颇多,不仅聆听了专家报告,还见识了先进设备和优质品种,对今后选育推广良种、加强产业链融合有很大启发。”

  通辽市农牧局副局长马海峰认为,大会为通辽青贮产业搭建了传道授业、经验交流、互利合作的平台。“我们将吸收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推动全市青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良种赋能、科技支撑和产业链协同,青贮产业将实现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为保障饲料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韩云玲 石晓博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