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在政务服务效率、要素保障、法治环境、创新生态等领域精准发力,绘制出一幅“高效率、低成本、优服务”的营商环境新画卷,为经营主体注入澎湃活力,为地区发展夯实坚实根基。
数字赋能 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现在办事不用带一堆证件,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搞定,太方便了!”这是乌海市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最新感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免证办”服务的先行者,乌海市自主研发数据调用核验系统,已实现电子证照、证明事项等 75类材料、2717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今年新增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低保证明等 8类数据资源接入,让“数据多跑路”的范围持续扩大。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领域,乌海市在自治区率先建成“一件事一次办”掌端审批系统,实现全流程掌上办理。首创医疗救助“一件事”,特殊人群“免申即享”,实现“救助零申请”“线下少跑腿”,让救助从“群众被动”转变为“数据主动”;推行破路破绿“一件事”,将11个部门审批事项由“串联”改为“并联”,审批材料从60份减至6份、环节从39个缩至11个、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天,大幅节省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截至目前,乌海市推出特色“一件事”7个,共办理各类特色“一件事”5.4万件。
要素护航 企业发展“包袱轻”
乌海市对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实施低压接入“零投资”,市中心区域标准提升至200千瓦,今年上半年已为2168户企业节约办电成本超 4600万元。不断拓宽融资服务渠道,设立产业扶持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各银行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截至目前,全辖无还本续贷余额82.2亿元,较年初增加7.34亿元,增长9.8%,无还本续贷余额户数2290户,当年无还本续贷贷款累放金额29.99亿元。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及时兑现人才住房补贴,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引进高技能人才,建立“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点,提供“就近办”“多点可办”的便民就业服务。
法治筑基 市场环境彰显“公平度”
乌海市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按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既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又提升监管精准度。目前已开展部门内抽查147次、跨部门联合抽查38次,覆盖近千户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解决商业纠纷效率,基层法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建立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大中心+小团队”模式,实现简案快执、繁案精办。同时,加快企业破产办理进程,推广“诉前+快审”审判模式,联动政府部门参与破产企业工作,共同促进破产案件推进,为企业不同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创新聚力 发展生态激活“新动能”
乌海市充分发挥“蒙科聚”乌海分中心核心作用,通过“一张网”注册127名科技人才和193家科技型企业,发布61条科技成果与189条资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普及创新平台创建、创新主体培育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痛点。加强外贸企业精准服务,落实《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深入企业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重点企业“一站式服务包”工作,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落实享惠措施,积极实施“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差别化管理,做好信用培育工作,今年以来,帮助1家企业成功获批乌海市首家海关AEO企业,为外贸企业打通了便利化通关“快车道”。(赵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