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巴林右旗:玉米丰收粮满仓 机械助农抢收“黄金季”

  金秋送爽,巴林右旗的田野被连片金黄铺满,饱满的玉米沉甸甸压弯秸秆,微风里裹着丰收的清甜。连日来,全旗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晾晒,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人影穿梭,绘就出一幅“粮满仓、人欢笑”的秋日丰收图景。

  走进宝日勿苏镇李家园子村,大型玉米收割机正沿着田垄平稳推进,切割、摘穗、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金黄的玉米纷纷落入运输车中,很快便垒起一座“小山”。“我今年种了400亩玉米,收成特别好。”种植户张国林站在田埂上,望着满车的玉米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全程都是机械化,又快又省力。”

  为让丰收“成色”更足、农户“腰包”更鼓,宝日勿苏镇早谋划、早行动,从种到收全程护航。“年初,我们组织农机人员组成服务小队深入田间,指导农户选种优质抗病品种,生长期开展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培训;丰收季由农牧民互助合作社协调投入30余台收割机、脱粒机,帮助农户高效完成秋收作业,实现‘收割—晾晒—销售’全链条服务。”宝日勿苏镇副镇长邢树国说。

  在西拉沐沦苏木的玉米地里,连片的玉米植株整齐挺拔、果穗饱满。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工夫,金灿灿的玉米就装得满满当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种了850亩制种玉米,都是订单农业,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种粮成本。”西拉沐沦苏木种粮户王建颇有感触地说,开展机械化收割,实现了玉米从“手掰”到“机收”的转变,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还减少了粮食损失,提升了作业质量,为粮食丰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介绍,巴林右旗聚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推广高产优良品种与先进种植技术、强化惠农政策宣传解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鼓励农户采用现代化农机装备、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系列举措,成功实现机耕、机种、机播、机收全程一体化作业,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近年来,巴林右旗立足自然禀赋,锚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通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创新玉米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牧结合,推行玉米“良种、良技、良法、良田”配套模式,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今年,全旗玉米种植面积达88万亩,预计总产量达47.83万吨,较去年增产4.47%以上,产量与效益的双提升,有效增强了农户的增收保障与发展信心。 (于红璇  阿木吉拉塔)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