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的呼和浩特天朗气清,近期,二环路、新城区沁阳街等多条路段上,园林部门工作人员挥锹培土、浇水护苗的忙碌身影成为一道动人风景线。
依据呼和浩特市2025年秋季绿化补植方案,园林部门秉持“应补尽补、原树种补植”原则,于9月10日启动本年度秋季绿化补植工作,以“绣花”功夫厚植首府绿色生态底色。
为何选择秋季开展绿化补植?园林部门给出专业解答,此举主要基于四大科学考量。其一,秋季地温适配根系生长高峰,此时补植能加速根系伤口愈合与新根萌发,为苗木预留充足“缓苗周期”,助力其储备越冬及来年生长能量,大幅提升成活率。其二,今年呼和浩特市降雨充沛,空气湿度高且水分蒸腾量低,利于新植苗木维持水分平衡,尤其对需水量大的阔叶类植物而言,能帮助其更快适应新环境。其三,秋季树木进入休眠落叶期,叶片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会回流至树干和根部,为苗木恢复生长储备充足养分。其四,秋季移植可避开绿化养管用工高峰,降低人力与物力成本,契合园林绿化集约节约发展理念。
在树种选择上,园林部门坚持本土化、科学化原则,严格遵循植物生理规律。对于油松、樟子松等针叶类大型乔木,以及白榆、文冠果等直根系树种,因不适宜秋季补植,将统筹安排在今年冬季及2026年春季进行补植;其余适配苗木则全面落实“应补尽补”要求。
补植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在新城区沁阳街东段,刚通车不久的道路两侧,新植的行道树已整齐排列。3辆绿化浇水车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操控着水枪,细密的水流均匀浇洒在树坑中,确保了每株苗木都能喝足“定植水”。北二环与哲里木路交会处的街角绿地,6名园林工人正默契协作,每道工序都细致规范。
此次秋季绿化补植是首府“春植秋补”常态化工作的重要一环。园林部门将持续推进各路段、各区域补植作业,让青城绿意不断延绵,让美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惠及全体市民的最普惠民生福祉。(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