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尔沁草原和世界黄金玉米带的资源优势,通辽市以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建成百万亩青贮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实现种植、收储、加工全链条现代化。

9月15日至16日,第七届青贮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通辽市举行。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代表和种养殖大户走进百万亩青贮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参观交流。现场,大型青贮收割机有序完成切割、粉碎、装车,青贮产品整齐码放,水肥一体化控制终端实时显示土壤墒情,现代化种植与收储场景吸引众人驻足。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代表和种养殖大户走进百万亩青贮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参观交流
大京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宁表示,首次来到通辽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当地的密植种植、水肥一体化调控和栽培技术,这些技术对种植户和养殖户效益显著,计划将其推广到更多地区和用户。
现代牧业(通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战崇敬认为,籽种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全株玉米青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在专家们的指导下都得到了解决,所以我们对未来做好青贮玉米信心满满。
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李少昆介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于2019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示范成功,亩产达1110公斤。今年,全市推广面积已达1032万亩,每亩增加2000多株,可稳定增产200公斤以上。

大型青贮收割机有序完成切割,青贮产品整齐码放
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拥有2000万亩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和396.6万头牛存栏量,青贮成为破解“畜多草少”、连接种养的关键纽带。目前,全市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突破537万亩,占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亩产鲜重普遍超过5吨,年供应优质饲草达2100万吨。
此次大会为青贮产业发展搭建了传道授业、经验交流、互利合作的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的应用,促进全市青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韩云玲 石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