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已认定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49处

  ​9月16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文物保护部门获悉,乌兰察布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有序推进,全市3071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文物遗址全部完成复查,并对长城资源1858个点段进行了系统普查,调查总长度超过1400公里,完成边境线文物普查104公里,已认定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49处。

  在普查过程中,乌兰察布市秉持“边普边保”原则,着力构建文物保护全链条管理体系。一方面,完善“四有”保护机制,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构、专业人员、保护标识和记录档案建设工作,设立安全公告责任牌,同时加强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强化安全隐患整治,累计检查文保单位900余家次,整改安全隐患20处,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起。值得一提的是,乌兰察布市还引入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日常巡检,选聘23名长城义务保护宣传员和7名文物义务保护员,构建起“专业保护+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此外,聚焦推动保护与发展协同,乌兰察布市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文旅、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密切配合,高效开展文物保护前置审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24个已设采矿权、176个重大新建项目、56个输变电线路的文物审查,为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提供了专业化的文物保护意见,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赫雨田)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