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紧握民宿“金钥匙” 开启文旅新篇章

  在乌兰察布广袤的草原与火山群间,一场由民宿引领的乡村产业变革正悄然兴起。近年来,乌兰察布以“一旗县一特色”的差异化路径,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着力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截至2025年初,全市登记在册的民宿达164家,形成20个规模化民宿集聚区,其中甲级民宿2家、乙级民宿1家、丙级民宿20家,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一幅“民宿兴、产业活、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地质奇观催生产业集群

  在察右后旗乌兰哈达火山群脚下,一条全长30公里的“火山民宿经济带”已然成为京津冀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目前,以牛明村为代表的12个民宿村已初具规模,它们以火山地质为底色,深度融合星空观测、草原文化等元素,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良好态势。

  2016年,在北京工作生活了14年的郭晨慧毅然回乡,成为一名“新农人”。作为全市第一批投身文旅产业的返乡创业者,她独具慧眼,瞄准火山地质奇观,将闲置农房改造成星空火山民宿,推出“住民宿、挖土豆、观火山”特色体验。作为察右后旗民宿协会会长,郭晨慧牵头制定了《火山民宿服务标准》,带动全旗138家民宿抱团发展,其中23家入选全国甲乙丙级民宿。

  “我们将当地的农产品、奶制品以及特色产品融入民宿产业中,让来到察右后旗的游客不仅能看草原、看火山,还能享受到特色美食,了解我们的地域文化。”郭晨慧表示,今年5月到8月,她经营的民宿壹蒙壹牧已接待游客2000人左右,后续还将深挖产品潜力、丰富体验项目,持续擦亮民宿特色招牌,吸引更多游客。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维,趁着暑假领着孩子来到乌兰哈达火山游玩,在体验过壹蒙壹牧民宿后赞不绝口:“早就听说这里的火山特别壮观,这次假期特意带孩子来感受一下。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独特的火山景色,又能带着孩子骑马、放烟花,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内蒙古美食,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

  2024年,察右后旗依托火山旅游,民宿接待游客19.2万人次,收入1.33亿元,带动近3000户农牧民受益,帮助40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年户均增收1.2万元。

  那达慕奏响文旅融合曲

  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四子王旗迎来了旅游热潮。2025年内蒙古第二届羊杂产业品牌推介会暨四子王羊杂美食活动、2025年乌兰察布市第十四届“草原之旅”那达慕相继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我之前就在网上看到,四子王旗会在8月上旬举办很多活动,便早早预订了格根塔拉的蒙古包。这次一家三口如愿住进四子王旗蒙古包,真是不一样的体验。”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表示,入住期间正赶上那达慕,他们体验了骑马、射箭、摔跤等传统项目,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据统计,系列活动期间参与群众和游客累计超3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客流量,让四子王旗的民宿迎来了入住高峰,入住率达到98%,不少民宿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火爆态势。

  “道尔计草原民宿以餐饮服务为主。7月20日旅游旺季开始以来,截至目前收入已超5万元,接待游客超500人次,活动期间更是持续爆满。”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道尔计草原民宿负责人表示,民宿还精心准备了蒙古袍和骏马,可以让游客深度体验草原文化,尽情感受草原的独特魅力。

  四子王旗的民宿,凭借其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不仅为游客打造了沉浸式体验草原文化的平台,更通过创新实践,为乌兰察布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共建共享铺就生态兴村路

  兴和县鄂尔栋镇的大坡底村,拥有距离北京最近的天然牧场——“草原阿那亚”涝利海。这里不仅是内蒙古首个“百美村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更以共建共享的模式发展民宿产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涝利海是由三个水面构成的天然牧场,以2360亩椭圆形湖泊为核心,串联起湿地草滩、天然牧场与万亩林地。四季长流的湖水滋养了丰茂的水草,也吸引数万只天鹅、大雁等候鸟在此栖息,使其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与“天堂”。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涝利海景区创下单日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民宿连续7天满房的运营佳绩,成功跻身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反向旅游”热门目的地榜单。

  “涝利海采用共建共享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流转村民的闲置房屋,成立旅游合作社,并聘请专业运营商对民宿进行统一建设规划与运营,目前已建成民宿15套。同时,合作社会将一部分收益留存下来用于村民分红。”大坡底村党支部书记杨艳章介绍道。

  民宿工作人员郭焕仁说:“以前我们闲置的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现在交给了合作社统一打理,年底还有分红,我自己也在周边民宿找到一份工作,又多了一份收入,比以前强多了。”

  从火山脚下如梦似幻的星空民宿,到格根塔拉激情四溢的草原狂欢,民宿早已突破传统住宿局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乌兰察布的独特魅力正持续扩散、远播四方,一步步书写着文旅融合赋能地方发展的生动篇章。(郝帅鹏)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