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经济新闻

715.6公斤!河套小麦再次刷新内蒙古春小麦亩产纪录

  本网巴彦淖尔9月18日电(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薛来)9月17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获悉,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自治区农牧厅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巴彦淖尔市专家组成测产专家组,对全市小麦进行科学测产,其中,杭锦后旗小麦亩产量达715.6公斤,较去年小麦最高亩产(705.8公斤)高出9.8公斤,再次刷新内蒙古春小麦亩产纪录。

  破纪录高产田位于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丰村二社155亩单产提升小麦高产示范田,经过精准测量测产面积、机械化实收称重、严格去皮扣杂,最终按13%含水率折算后得出最终结果。

  据悉,该高产示范田由杭锦后旗根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300亩用于小麦种植,依托养殖1000余头奶牛的优势,全面实施有机肥还田技术,持续提升土壤肥力,为小麦高产筑牢根基。同时,通过轮作倒茬、选用优质良种、引入大型联合农机整地、应用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和两改三配套绿色增效技术,实施“一喷三防”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构建起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体系,有效挖掘了小麦增产潜力。

  此外,测产专家组还对巴彦淖尔市小麦千亩、万亩示范片进行了测产,其中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赛湖洞嘎查小麦千亩示范片面积1203亩,平均亩产687.58公斤;杭锦后旗蒙海镇红建村、乌兰村万亩小麦示范片面积13006亩,平均亩产561.46公斤,实现了水浇地小麦千亩、万亩大面积单产新突破。

  从2024年小麦亩产突破700公斤大关到今年的再攀高峰,巴彦淖尔市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实践证实了“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协同发力的科学性。未来,自治区将系统梳理小麦高产模式,加大集成技术宣传推广力度,让高产经验辐射更广区域,为内蒙古小麦单产水平的整体提升注入持续动力。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