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在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嘎查的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生动的宣讲正在进行。主讲人是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光,一名人大代表、退伍军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着嘎查的“成绩单”和“规划图”,他用接地气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向村民们传递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描绘发展蓝图。

杨光正在宣讲,传递党的政策声音。杨光提供
“大家还记得2018年咱们嘎查啥样吗?”宣讲一开始,杨光用一组数据勾起村民们共同的回忆。2018年,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0.9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仅2.1万元,不少人养牛“小打小闹”,牛粪乱堆、环境脏乱……而如今,黄牛存栏从1200头发展到3800头,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这些成绩,都是跟着党、抓产业、齐奋斗的结果!”杨光感慨道。

杨光在合作社查看牛的生长情况。杨光提供
产业发展是杨光的骄傲。2019年8月,他牵头成立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领办、集体控股、全民入股的模式,174户487人全部参与。合作社创新交易暂存、托管代养、“活牛超市”等方式,把科尔沁黄牛卖到全国。如今,年净收益约56万元,社员累计分红240余万元。

杨光在合作社向农牧民宣讲政策。杨光提供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6月,嘎查成立了蚯蚓养殖合作社,2021年又成立了水稻种植合作社,牛粪用来养蚯蚓,蚯蚓可作中药材,蚯蚓粪做有机肥种植绿色水稻,秸秆喂牛,大米供应酒店,这条黄牛养殖→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水稻→秸秆喂牛”的循环产业链,既解决了嘎查的环境问题,又拓展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现在咱们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多了好几条增收路,这就是党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咱们嘎查的实践!”杨光掷地有声地强调。

疫情防控期间,杨光向身着防护服的网格员进行工作部署。杨光提供
宣讲中,杨光还不忘“晒”出嘎查的治理成果。在基层治理方面,嘎查划分为9个网格,网格员由村民推选,疫情防控时,1小时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村民之间有什么日常矛盾或办事需求在网格内就能得到及时解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集体祝寿等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积极响应,嘎查的乡风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展望未来,杨光指着在建的黄牛产业观光园坚定有力地承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牛’村!到 2026 年,人均纯收入要达 3 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 150 万元,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优秀党员杨光,展先进事迹风采。杨光提供
从退伍军人到党支部书记,从实干家到宣讲员,杨光用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力量,激励着村民用勤劳智慧创造美好生活。如今,伊和塔拉嘎查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而杨光的宣讲还将继续激励着更多村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幸福生活。(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