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跟着非遗游内蒙古丨锡林郭勒:“非遗”激活文旅活力

 

   在锡林郭勒盟,古老的那达慕盛会、醇香的奶食制作与华美的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文旅画卷。它们不仅为这片土地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更让传统非遗在薪火相传中,绽放出愈加璀璨的时代魅力。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以那达慕等节庆活动为核心,结合非遗技艺与现代消费场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据了解,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那达慕前后5天内,锡林郭勒盟全域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同比增长17%,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

  从“非遗工坊”到“智慧牧场”,锡林郭勒盟曾经“靠天吃饭”的畜牧业,正通过文旅融合华丽转身,将文旅产业定位为转型“新引擎”。

  记者:张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