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短评】“双节”同庆话丰年

  橙黄的南瓜、艳红的辣椒、金黄的向日葵……丰收的色彩是大自然最绚烂的调色盘,描绘出一幅最亮丽的画卷。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丰收的美景写满北疆大地,节日的幸福映在人们的笑脸上。

  秉轴持钧,以一持万。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农牧业科技的硬核驱动。作为农牧业大省区之一,端牢“中国饭碗”,既是内蒙古实力,更是内蒙古担当。建好建优高标准农田,让以往不宜耕作的“巴掌田”“陡坡地”,变成宜机宜耕、稳产高产的“整片田”;实施好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等优质特色品种培育工程,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奶牛育种联合攻关,打造一流的奶源、种源和草源基地……每一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都是在为丰收蓄力,更是我区加快推动农牧业科技“突围”、推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写照。

  丰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仓储的充盈上,更深刻地体现在农牧民生活的富足与幸福之中。从最初的温饱需求到如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时代的丰收不仅让“粮袋子”更加饱满,也让“钱袋子”更加殷实,农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将这份丰收的喜悦转化为不懈奋进的动力,以丰收为笔,以奋斗为墨,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拓宽增收渠道,定能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让“中国饭碗”里的“塞外粮”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山河焕新颜,家国共此时。让我们乘势而上、不懈奋进,深耕希望田野、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籍海洋)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