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把古树名木建档工作做实做细

  连日来,赤峰市巴林左旗林草局在全旗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上新牌整理工作,为辖区内珍贵古树名木建立“身份档案”,切实筑牢生态文化遗产保护防线。

  古树名木具有极高的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精心呵护。巴林左旗林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全旗11个苏木乡镇,扎实推进自查整改与挂牌更新工作。通过逐株核对散生古树名木的树种、拉丁名、科属、树龄、保护级别等核心信息,对原有标牌编号不一致、电子二维码缺失、牌面破损模糊等问题逐一登记,严格参照《内蒙古古树名木标牌样式》,选用耐雨水、抗风蚀的铝合金与天然石材等材质,为古树名木定制标准化新标牌。针对古树群,在明显边界及主要路口设立落地式标牌,清晰标注主要树种、平均树龄、总株数、保护范围等信息,同时对群内重要古树单独编码挂牌,确保“一株一牌、一群一标”,所有信息均与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巴林左旗已重新为77株在档古树进行了建档挂牌,其中二级古树12株,三级古树65株。树龄最长的为该旗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召庙景区生长的一棵已有430年历史的榆树。同时,还为该旗白音勿拉镇要尔亚嘎查的一处面积为5.9公顷的三级古树群重新上牌。该古树群生长的主要树种为旱柳,共计472株,平均树龄在128年左右。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国萍)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