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正值寒露,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暖水乡2300亩苹果树喜获丰收。村民们捧着又红又大的甜苹果喜在眉间,甜在心头……这个曾经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石地区,如今创造出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绿色奇迹,这还要从该乡德胜有梁村村民王在达家院子里那棵苹果树说起。
“过去这地方,连喝口水都得走二里地,更别说种树了。”坐在自家果园的地头,68岁的王在达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手里捧着一本翻得卷了边的《果树栽培学》。
1974年王在达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始终也没找到致富的门路。1994年,准格尔旗提出“要想富、种果树”的思路,王在达做出了决定:在砒砂岩石上种苹果树。“村里人都说我疯了。”王在达笑着回忆。“砒砂岩这东西,遇水成泥、遇旱成石,种玉米都是看天吃饭,何况是娇贵的苹果树?”
但他认死理:“祖祖辈辈不能一直穷下去,总得有人试试。”他揣着卖羊攒下的49块钱,买回6棵苹果苗,第二年,只活了1棵。
“有一棵树活了,说明这事能成!”王在达像照看孩子一样精心侍弄。
经过不断的试错摸索,5年后这棵果树挂了32颗红彤彤的苹果。王在达咬了一口,香甜可口,他挨家挨户送,让乡亲们尝尝“砒砂岩上长出来的“甜”。
暖水是个农业乡,砒砂岩区占了一半,2009年为摆脱贫困、恢复生态,暖水乡开始向外移民。“人挪活,树挪死”。人可以移民,果树却移不走。移民出去的王在达索性又搬了回来,住在了果园里。
在王在达的带领下,德胜有梁村掀起了一场“苹果革命”。2009年整乡生态移民搬迁后,村里腾出土地搞“千亩果园计划”;2017年提前完成目标,全村苹果销售收入首破百万元;如今,2300亩苹果林覆盖了曾经裸露的砒砂岩,植被覆盖度达到85%以上,平均亩产3000斤,亩效益1.7万元。那个“种啥啥不长”的穷山沟,成了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的富裕村。(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国萍 通讯员 赵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