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腾腾的草原馅饼香气四溢,传统工艺制作的养生豆腐嫩滑可口,种类多样的酸奶奶香浓郁……这些看似普通的地方特产,背后是乌兰察布市个体工商户用匠心和坚守铸就的金字招牌。
集宁区白大草原馅饼店,这家始创于1996年的店铺,已经从最初的一家小店发展成为拥有16家跨省市连锁店的知名品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白大馅饼始终坚持“现包、现做、现烙”的传统工艺,做出的馅饼皮薄肉厚、口感香而不腻。从纯肉馅到素菜馅,从常见的牛羊肉到草原特色驼肉,丰富多样的品种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从个体小店到连锁经营的转型,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白大草原馅饼店总经理白日荣介绍道,“在成功申报‘名特优新’(知名、特色、优秀、新兴)个体工商户后,各类扶持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负担,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中,助力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察右前旗平地泉永兴郝家养生豆腐坊里,豆浆正在大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负责人郝秀英仔细查看豆腐的成型情况,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豆香。她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做豆腐的传统工艺,依托平地泉优质的水源、豆子以及家传的石磨工艺,生产的豆腐入口滑嫩、口感独特。
如今,郝家豆腐不仅深受本地居民喜爱,也吸引了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带动了当地黄豆、黑豆的种植及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成为了当地豆腐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这些个体工商户的成长历程,正是乌兰察布市扎实推进个体工商户扶持工作的体现。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分型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分类指标体系,开展“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认定,提供差异化帮扶,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的稳定经营能力、总体生存周期、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46家个体工商户获评“名特优新”称号。
“‘个体蒙信贷’不仅不用担保抵押,利率还低,在最短时间内帮我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察右中旗新日日红饭店内,老板全志忠向记者介绍,不久前,他想扩大自己的餐饮店规模,苦于缺少资金,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得知了“个体蒙信贷”产品,便立即进行了申请,大数据综合评估个人情况后,当天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个体工商户谋发展,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撑,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为它们解渴纾困。一些成长型个体工商户靠“个体蒙信贷”破解扩店资金难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个体蒙信贷”的信贷活水有效地拓宽了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之路,助力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567户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授信额度7.13亿元。
“市场有需求,个体工商户就有活力。”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赵希文表示,个体工商户作为数量最庞大、最具活力的经营主体,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个体工商户数量达13.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74%,带动就业近25万人。
个体工商户的成长轨迹,折射着城市的发展温度。在乌兰察布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正凭借自身特色和政策扶持,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用匠心传承着传统味道,用创新书写着发展新篇。(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