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锡林郭勒盟“国家的孩子”贺荣环一家,来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认亲。在这里,贺荣环见到了自己思念已久的亲人。姐姐胡亚芬与贺荣环是双胞胎,有着几乎一模一样容貌的两人,却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人生。67岁时,这对姐妹终于找到与自己一起来到人世的那个最重要的人。

双胞胎姐妹相拥而泣
乡亲们欢迎游子回家
10月3日上午,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胡家村,离家60余载的贺荣环回家了。她身着蒙古袍,胸佩大红花,在寻亲民警与“宝贝回家”志愿者的陪伴下,踏上了日夜思念的归家路。
大巴车缓缓驶近村口,上百位自发前来的乡亲们守候在道路两旁,挥舞着小红旗,迎接这位漂泊大半生的游子归来。
家门口,亲人们点燃鞭炮和烟花,用朴实又热烈的方式,迎接骨肉至亲。9时56分,贺荣环见到了兄弟姐妹们。大哥胡仲兴为妹妹系上一条红围巾,贺荣环则一头扎进大哥的怀里,哽咽着说:“大哥,这么多年,终于见到你了!”
当她看到双胞胎姐姐胡亚芬时,积攒了60多年的思念奔涌而出。“盼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回来见你了!”贺荣环哭诉着。姐姐胡亚芬也紧紧握住妹妹的手,泪如雨下:“终于把你盼回来了!”
在亲人们的簇拥下,贺荣环踏进家门。堂屋中,父母的遗像静默而慈祥。贺荣环屈膝跪地,哭喊着说道:“爸爸妈妈,你们的女儿回来了!”这一声迟到60多年的呼唤,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
团聚的激动心情稍事平复后,贺荣环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以及多年来寻亲的经历。她说,自己在内蒙古生活得很幸福,养父母对自己视如己出,悉心将她抚养长大。22岁那年,母亲才告诉贺荣环,她是1960年从上海送到内蒙古的孤儿,那一刻娘俩都哭了。
2006年,在参加乌兰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时,贺荣环认识了更多与自己身世相同的“国家的孩子”,也有了寻家念头。次年4月,贺荣环随寻亲团踏上了寻亲路。2016年,她又先后赴江苏、安徽参加寻亲大会,并现场采血入库。遗憾的是,多年来始终没有任何线索。
贺荣环不知道,在1000多公里外的江苏省常州市,家人也一直在寻找她。

迎接贺荣环回家
期盼了数十年的团圆
“我知道自己有个双胞胎妹妹,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清楚她被送去了哪里。”10月3日上午,67岁的胡亚芬站在村口,眼中充满急切和期待,今天,她终于等来从内蒙古回家的妹妹。与妹妹团圆的前夜她彻夜未眠,几十年来家人对妹妹的思念一点点在记忆中复苏。
1959年3月,遭遇自然灾害后家里几乎断了粮,胡亚芬的母亲没有充足的奶水喂养两个襁褓中的孩子,无奈之下只得将身体更壮实的妹妹,送至常州市内一户没有子女的人家门口,直到妹妹被那户人家抱走,母亲才含泪离开。后来一家人得知,最初的这户家庭又将妹妹转送至第二户人家,但第二户人家也未收留妹妹。
等经济条件稍好后,父母和兄长便去打听妹妹的消息。无奈几经辗转,妹妹早已没了音讯。胡亚芬说,母亲生前常常因为挂念妹妹而落泪。遗憾的是,母亲于2017年春天离世,父亲也在2023年去世,未能亲眼见证期盼了数十年的团圆。“要是父母知道妹妹找回来了,他们得多高兴啊。”胡亚芬说。

幸福一家人
两位寻亲民警通力合作
在贺荣环的认亲现场,两位著名的“寻亲民警”紧握双手互相致意,这次认亲离不开他们的通力合作。他们是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主任柯伟力和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滨湖派出所教导员花敖庆。

花敖庆(右一)、柯伟力(右三)与贺荣环交谈
今年4月,贺荣环通过多方联系,将血样从锡林郭勒盟邮寄到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向已经帮助多名“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的柯伟力求助。8月,柯伟力通过大数据比对,找到高度疑似的江苏省常州市的一名男子。
此时,贺荣环的寻亲视频也引起花敖庆的关注。近年来,花敖庆也持续关注群众寻亲工作。自2021年调任滨湖派出所后,他将自己的“花样公益”“花式寻亲”等总结形成“花样警务”,帮助了众多寻亲群众。
花敖庆和柯伟力有过一面之缘,是在今年6月2日“国家的孩子”金睦仁的认亲现场,两人平时更多通过微信联系。因为贺荣环的寻亲视频,柯伟力和花敖庆再度携手。
“当时,柯警官让我寻找这名男子的亲属中有没有1958年左右的女性被抱养出去。”花敖庆说,经过调查,他了解到这名男子有一个妹妹叫胡亚芬,与视频中寻亲的贺荣环长得非常像,而胡亚芬确实有一个双胞胎姐妹,1959年1月30日出生,在3个月时被送出去。
考虑到胡亚芬腿脚不便,花敖庆与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礼嘉派出所协调,于8月18日为胡亚芬采血并邮寄给柯伟力。9月5日,复核结果证实胡亚芬、贺荣环两人系双胞胎姐妹。
“当比对结果显示两人确为亲姐妹时,我们大队所有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10月3日,柯伟力带着警方鉴定书来到常州认亲现场时,语气中仍满是兴奋,“这不仅是‘三千孤儿入内蒙古’历史佳话的新延续,更是我们两地民警携手为民办实事的生动见证。”柯伟力说。
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娜 摄影/扬子晚报记者 闫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