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您手掌的温度,我永生难忘……”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张弓长)连日来,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对黄启东勇救落水父子的事迹进行连续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IMG20251008091721.jpg

  黄启东的儿子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发言

  据了解,救人英雄黄启东是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值班经理、航空安全管理部检查员,也是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月2日,黄启东因救人英勇牺牲时,距离他退休仅剩23天。8月30日,黄启东夫妇刚给唯一的儿子办完婚礼,没想到,还等着抱孙子、安享晚年的他就这样离去了。

  在黄启东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儿子拿着父亲的一副眼镜哭着说:“10月2日那天,这副眼镜与父亲一同沉入河底。后来,这副眼镜来到我手中,只是鼻托处多了一些河沙水草,可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一生热爱工作,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是最初的签派员,中年时的生产指挥,还是近年来负责航空安全,他始终严谨认真、兢兢业业。同事们说他是‘铁面卫士’,也是带人育人的良师益友。‘凡是交给老启东,肯定放心’。类似这样的话语,我从父亲的领导和同事那里听到了太多……小时候,我常打电话给他:‘爸,什么时候回家吃饭?’他总说,‘你们先吃,我加会班。’即便临近退休,他依然每天坚持去机坪巡检,风雨无阻。家里的奖状和证书是他一生奉献的见证,也是我们的骄傲。父亲是个孝顺的儿子,爷爷卧病3年,他每天下班赶去照顾,夜夜陪护,从无怨言。爷爷安详地走了,父亲却熬白了头。他是母亲心中的好丈夫,结婚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彼此尊重,相濡以沫。在我心中,他是最温和慈祥的父亲。他从不责备我,而是用一言一行教我做人。他说:‘儿子,做人要信守承诺,一诺千金;工作要一丝不苟,尽100%的力,勇敢去闯。爸爸永远是你的后盾。’父亲离开得太突然,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的行动早已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道父亲的选择不是偶然,而是他一生正直善良和敢于担当的必然。亲爱的父亲,您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妈妈最坚实的依靠,是我心中永远的港湾。我们舍不得您,但我理解您、敬佩您,请您放心:您的儿子已经长大,我会牢记您的教诲,照顾好妈妈,把您的精神延续下去。今天我们在这里送别您,但您的故事不会结束。您用生命种下的勇气与善良,一定会在北疆大地生根发芽,激励更多人传递温暖、无畏前行。爸爸,您就带着我的祝福和我的爱,一路走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启东祖籍江苏省启东市,他与内蒙古的渊源,始于父辈的选择。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初建时,黄启东的父亲积极响应支援边疆号召,以技术骨干身份参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建设,工程结束后便扎根呼和浩特,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此。黄启东在呼和浩特出生,父亲为其取名“启东”,以铭记祖籍江苏省启东市。黄启东受到父亲的影响,逐渐成长为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公司技术骨干。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从通信科报务员到运行控制中心值班经理、航空安全管理部检查员,获“优秀共产党员”“航空安全管理标兵”等荣誉,同事评价“凡事交给老启东,肯定放心”。

  在黄启东遗体告别仪式上,被救者辛先生哽咽着说:“此刻我站在这里,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被您救时,我甚至不知道您的名字,我未曾见过您的模样,可您却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我和儿子两个人的生命。那天至今的每个夜晚,我都无法入眠。那天的事件我仍然历历在目:冰冷的河水,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我,就在我绝望无助,感觉我和儿子无法存活之际,您像一道冲破乌云的光,一把救起了孩子,又一把抓住了我冻僵的手。我还记得您手掌的温度,还记得您用力将我推向安全地带时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坚定。我万万没有想到,那就是我与您唯一的交集,也是最后的道别。当我再回头时,我只看到平静的河水,从此,我们阴阳两隔。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勇气能让一个人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去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甚至来不及对您说一声谢谢,我再没有机会告诉您:您的这份恩情,我们全家会用余生去铭记。”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