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北疆银龄”志愿者为3000余人送服务

  本网10月11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赵曦)“您的腰部、膝盖部、脚趾部有较强的条件反射,如果经过治疗,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 10月11日,银龄急救专家李佰玲对通辽市库伦旗半失能妇女梅花(化名)说。“真的吗?太感谢老专家了,我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希望不再给家里人添麻烦了!”这个曾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女人,眼中有了光亮。

  梅花的故事,只是“北疆银龄”志愿服务活动温暖图景中的一角。今年6月,由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北疆银龄 助力乡村振兴行”暨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老年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在北疆大地上蓬勃开展。活动吸引200余名银龄志愿者踊跃参与,累计为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的3000多名各族群众送去了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用“夕阳红”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

  这些银龄志愿者,有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善于疏导心灵的心理咨询师、精通法律知识的从业者、深耕农牧领域的技术人员、非遗传承的老艺人……他们不顾高龄、亲赴一线,围绕农村牧区常见疾病和老年人高发疾病,开展预防康复知识科普讲座和健康宣教活动22场,直接受益群众1500余名;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00余人次,身体力行践行“枫桥经验”,为构建和谐稳定、美丽乡村筑牢法治根基;举办移风易俗、书法艺术、红色宣讲等各类文化活动6场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他们用专业的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用温暖的陪伴驱散群众的孤独与无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的意义。

  据悉,此次志愿服务涵盖医疗健康、心理慰藉、法律咨询、智慧助老等10项内容。未来,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将继续携手更多爱心单位和社会力量,持续擦亮“北疆银龄”老年志愿服务品牌,将温暖与关爱传递给北疆大地各族群众,奏响更加美好的内蒙古“银龄乐章”。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