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再往左挪挪,这一捆得跟旁边对齐,‘伦’字的竖笔才能直!”秋日的呼伦贝尔草原上,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嘎查牧民吴玉喜擦着额头汗珠,对身旁帮忙的姑娘喊道。他开着拖拉机往返搬运,从清晨忙到午后,耗时8小时,用190捆半人高的草卷,在广袤草原上“写”出“呼伦贝尔”4个大字(如图),以最质朴的方式,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草卷是牧民过冬的“粮草宝贝”,每捆都沉甸甸的,搬运、定位绝非易事。为了让字迹工整清晰,吴玉喜提前一天带着卷尺在草原上反复丈量、划线,把每个草卷的摆放位置精准标记在地上。
“国庆期间女儿放假回来,我带女儿去草场玩,看着刚打完的草就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草卷摆几个字?”10月11日,吴玉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在草原生态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牛羊越养越多,日子过得像草原的太阳一样红火,总想做点事,表达心里的感激。说干就干,当最后一捆草卷归位,“呼伦贝尔”4个大字在蓝天白云下格外亮眼——像一封写给祖国的“绿色情书”。
令吴玉喜没有想到的是,国庆长假期间,这片“草卷书法”成了当地热门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网红驻足拍照,镜头里的草原与“地名”相映,满是对祖国的祝福。
“看着这几个字,就想起这些年的变化:路修到家门口,网络通到牧点,看病上学再也不用愁。”吴玉喜言语间满是骄傲和自豪,他盼着更多人走进呼伦贝尔,感受呼伦贝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