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打卡新地标!190捆草卷“写”出呼伦贝尔

MEITU_20251012_155516532.jpg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再往左挪挪,这一捆得跟旁边对齐,‘伦’字的竖笔才能直!”秋日的呼伦贝尔草原上,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嘎查牧民吴玉喜擦着额头汗珠,对身旁帮忙的姑娘喊道。他开着拖拉机往返搬运,从清晨忙到午后,耗时8小时,用190捆半人高的草卷,在广袤草原上“写”出“呼伦贝尔”4个大字(如图),以最质朴的方式,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草卷是牧民过冬的“粮草宝贝”,每捆都沉甸甸的,搬运、定位绝非易事。为了让字迹工整清晰,吴玉喜提前一天带着卷尺在草原上反复丈量、划线,把每个草卷的摆放位置精准标记在地上。

  “国庆期间女儿放假回来,我带女儿去草场玩,看着刚打完的草就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草卷摆几个字?”10月11日,吴玉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在草原生态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牛羊越养越多,日子过得像草原的太阳一样红火,总想做点事,表达心里的感激。说干就干,当最后一捆草卷归位,“呼伦贝尔”4个大字在蓝天白云下格外亮眼——像一封写给祖国的“绿色情书”。

  令吴玉喜没有想到的是,国庆长假期间,这片“草卷书法”成了当地热门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网红驻足拍照,镜头里的草原与“地名”相映,满是对祖国的祝福。

  “看着这几个字,就想起这些年的变化:路修到家门口,网络通到牧点,看病上学再也不用愁。”吴玉喜言语间满是骄傲和自豪,他盼着更多人走进呼伦贝尔,感受呼伦贝尔的美。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