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让幸福“触手可及”

  清晨,在社区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下楼,就能享受理发服务;步行几分钟,便可送孩子到托育机构……如今,这样的便利生活已成为赤峰市众多社区居民的日常写照。

  自全面启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来,赤峰市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赤峰市八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市政府作出关于推进“一刻钟”相关民生实事的承诺,以群众需求为指引,持续优化社区服务,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成果更加丰硕。

  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中,赤峰市坚持“因地施策、一圈一策”原则,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其中,松山区商务局积极作为,优先补齐养老服务短板,让老年人办事、康养更加便捷。同时,大胆进行服务创新,推出电子便民地图、积分抵物业费等贴心举措,并着力打造特色场景,帮助居民找零工、增加收入,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各试点社区聚焦生态宜居、智慧治理、适老康养、居民友好、稚龄成长等特色场景,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便民生活圈。

  ——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生活圈聚焦“智慧治理”,引进289种全市地标产品,实现了“线上下单+门店提取”的即时零售模式,居民不出小区就能购买到全市的优质好物。

  ——松山区松州街道丽景社区聚焦“居民友好”,精心打造“乐+”服务品牌,开设零工驿站,为失业群体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对接服务,已惠及居民300余人次。

  ——红山区“钟心为民”生活圈聚焦“适老康养”,对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提供助餐、助行、助急、助医等“七助”服务,日均服务居民50余人。(陈羿如)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