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地评线

守好数字生活的“防盗门”

  日常生活中,们习惯随手手机查看消息、购物;工作中,我们常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输文件用办公软件处理格式转换。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景背后,实则伴随着个人信息的频繁流动与交换。网络安全就像数字生活的“防盗门”,虽然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

  信息泄露往往发生在不经意之间。购物填写的会员资料、社交平台上的动态分享、各类APP频繁索取的位置权限,都可能成为隐患。“快递赔付”“银行积分兑换”“医保账户异常”等诈骗短信,常通过诱导点击恶意链接盗取资金。这些案例提醒我们:避免随意连接公共Wi-Fi、定期更换账户密码、仔细审查APP权限请求,这些简单的防护措施就是守护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工作场景同样暗藏风险。有人为了图省事,将不对外公开的文件直接通过互联网传输,或用转换工具处理内部资料,结果导致信息外泄。这样的教训警示我们:重要文件应加密传输,陌生邮件附件要谨慎开启,公共存储平台必须设置访问权限使用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这些看似繁琐的习惯,其实是保护自己和他人信息安全的最简单方式。维护网络安全就像保管家门钥匙,绝不可随意交给陌生人。

  网络安全没有“局外人”。从设置一个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密码开始,从将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处理后再丢弃开始,从提醒亲友防范电信诈骗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随着数字技术与工作生活深度融合,筑牢个人网络安全防线,不仅是对自身负责,更是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贡献力量。只有我们守护好这扇数字时代的“防盗门”,才能让数字技术更安全地服务美好生活。闫嘉源)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