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宁城县小城子镇,只见漫山遍野的苹果林铺展开来,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明媚的阳光穿透枝叶,为红彤彤的苹果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晕,微风拂过,果香伴着果农们的欢声笑语在林间飘荡。这一颗颗苹果,早已不是普通的果实,而是当地百姓口中的“金果子”,更是撑起乡村振兴希望的“摇钱树”。
多年来,宁城县始终将林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关键抓手,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统一”,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的产业发展路。以政策为“引路牌”,出台种植补贴、技术扶持等举措激发农户热情;以品牌为“通行证”,深耕北方优质林果特色产业,打造区域辨识度高的农产品名片;以技术为“硬支撑”,将栽培管理、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资源要素深度融合,不仅破解了“种不好、卖不远”的难题,更推动宁城县成为我国北方颇具影响力的林果产品输出基地。
如今,这份产业答卷已然硕果累累。全县建成小城子镇、大城子镇、三座店镇等6个万亩以上林果乡镇,培育千亩林果产业园38处、精品示范园9处,打造观光采摘园105处,“林果+”的多元业态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在小城子镇柳树营子村的果园里,村民张桂英一边忙着采摘一边算起“致富账”:“这几年靠种苹果,每年能多挣2万元至3万元,去年3月还盖起了亮堂堂的新房子,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据宁城县林草局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25万亩,居赤峰市首位,2024年生产果品16.8万吨,产值8.2亿元,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达5600元。
一颗小苹果,一头连着百姓的“钱袋子”,一头系着乡村的“新未来”,不仅甜了千家万户的舌尖,更鼓了宁城百姓的腰包,用绿色产业的画笔,绘就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苹果之路”。(南丁 刘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