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 10月13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了解到,在该分行的指导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包头市分行向全国首个荒漠草原“草光互补”示范项目——达茂旗试点建设项目授信8亿元。该笔贷款的发放,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笔生物多样性贷款成功落地。
生物多样性金融是指对生物多样性活动予以支持,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推动自然友好型经济转型的一系列金融工具和手段。生物多样性贷款是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创新产品之一,该笔贷款用于支持“生态修复+光伏+现代牧业”的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板上发电、板下修复、草光互补”的综合效益。预计项目年发电量85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年,二氧化碳减排约9万吨/年,植被覆盖度平均提升5个百分点,草场产量平均增加15%,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将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的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区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扩大对生态修复、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助力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