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农民日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园区引领高效种植

  2025年10月15日《农民日报》第6版刊发了《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园区引领高效种植》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通过国际农业博览园项目建设,应用新设备,输出新技术,引领带动种植效益大幅提升。今年,园区还创新推出“种下石榴树,开出团结花”认养活动以及共享菜园项目。其中石榴树认养通过定期组织认养人参与石榴树养护知识讲座、石榴文化交流活动等,为各民族认养人之间交流交融搭建平台。共享菜园则通过提供免费菜园和统一管理服务,回馈公共服务群体,增进民族团结。

  报道全文如下:

  《农民日报》(2025年10月15日06版)

  园区一亩土地产出相当于十亩大田收益。近两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通过国际农业博览园项目建设,应用新设备,输出新技术,引领带动种植效益大幅提升。

  该项目总投资8.9亿元,占地面积5.5万亩。其中占地524亩的核心区主要展示多种新型大棚、种植设施设备及栽培技术,已建成大数据智慧中心、10栋高端棉被拱棚、4万平方米高标准智能玻璃温室大棚、10栋国际日光温室大棚和40亩新型材料拱棚,并配置了先进种植管理设备,主要种植草莓、西瓜、网纹蜜瓜等各类果蔬。

  园区负责人张中介绍说,高标准智能大棚目前引进20多种果蔬作物,采用水肥一体化及精准灌溉技术,肥料用量相比传统大田可节省58%,年亩均用水量可降低到100立方米以下。通过智能化设备自动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可大幅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从而减少农药用量。而且,园区首次运用了自主研发的多藤挂果种植综合技术,并配合“以菌治菌”无公害土壤处理技术,相较传统种植模式能提高近一倍的产量,果蔬品质和口感也得到明显改进。

  “多藤挂果种植即让一株作物保留两到三个侧枝,通过提高挂果率增加产量。”张中说,“传统种植果蔬为了保证营养集中供应,一般都会去除侧枝只保留主茎干。多藤挂果增加侧枝,会对种植管理,包括光、温、水、肥的精准调控提出很高的要求。”

  在园区建设的带动下,周边村民一方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另一方面可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园区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育苗、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并与村集体共建“试验田”,形成紧密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当地种植效益不断提升。据介绍,园区每亩土地平均流转价格为1500元,按照户均30亩地计算,农户土地流转年收入可达约4.5万元。

  巴音宝力格镇三支渠村村民王巧凤家有22亩地,之前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现在已经全部流转给了园区,“既省心省力,又不用担心种地受灾。”流转土地后,王巧凤还成为园区的长期职工。“除了每年固定的流转收入,每月还能领到4500元工资。”王巧凤说。

  今年,园区还创新推出“种下石榴树,开出团结花”认养活动以及共享菜园项目。其中石榴树认养通过定期组织认养人参与石榴树养护知识讲座、石榴文化交流活动等,为各民族认养人之间交流交融搭建平台。共享菜园则通过提供免费菜园和统一管理服务,回馈公共服务群体,增进民族团结。(记者 常力强 李昊)

  制作:杨宏力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