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暖城矿嫂”书写“小家”到“大家”的温暖篇章

  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神华康城社区,“暖城矿嫂”帮帮团以巾帼之姿扛起责任,将志愿精神融入社区肌理,既是居民的“暖心依靠”,更探索出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融合的新路径,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她力量”。

  “暖城矿嫂”帮帮团的矿嫂们在矿嫂聊天室开展小组活动.

  应需而生:9人小队织密互助网

  “暖城矿嫂”的诞生,源于对矿区需求的精准回应。最初9名矿嫂深知矿工艰辛,也清楚老人照料、儿童陪伴、矛盾调解等难题,怀揣“邻里守望”初心自发组队,把服务伸向社区急需关怀的角落。 她们风雨无阻为独居老人送餐,放学后辅导留守儿童课业,周末带头整治社区卫生,耐心调解邻里纠纷,始终活跃在服务“痛点”领域。为老人量血压、陪孩子做手工、协调停车位……这些“接地气”的小事,汇聚成互助暖流。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开展活动200余次,惠及居民5000余人次,一张覆盖矿区生活需求的“互助网”越织越密。

  “暖城矿嫂”帮帮团的矿嫂跑团成立.

  聚力成长:“滚雪球”激活全民参与

  “暖城矿嫂”明白,社区治理需“众人拾柴”。她们以“传帮带”为纽带,从“小家”入手,带动配偶参与矿区安全宣传、社区秩序维护,引导子女加入“小小志愿者”队伍,形成“志愿家庭”模式。同时,她们对接社区“五老”人员,邀请其开展政策宣讲、红色教育,借助“五老”威望与经验化解纠纷。如今,团队从9人发展为400余人的多元队伍,含70余名“五老”志愿者、200余个家庭志愿者,实现“一人参与、全家响应”,让“社区是我家”理念深入人心。

  “暖城矿嫂”帮帮团的矿嫂为辖区双职工子女伴学护学.

  赋能共生:构建可持续公益生态

  “暖城矿嫂”依托社区构建全链条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按居民需求细分出节日关怀、助老护幼等7支特色服务队,实现“专项需求有专人对接”,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更重要的是,团队注重“赋能成长”:开展育儿讲座、家政培训缓解家属负担,组织心理疏导提升女性韧性,还鼓励受助者加入志愿队伍,形成“受助—互助—助人”的良性循环,构建起可持续公益生态。

  “暖城矿嫂”帮帮团的矿嫂走进辖区老人生活,系上围裙、拿起锅铲,用心烹制饭菜,传递家一般的温暖 。

  品牌闪耀:打造治理“暖城样本”

  如今,“暖城矿嫂”已成为当地志愿服务的“金字招牌”:“护苗伴学”守护儿童成长,“膳达助老”温暖独居老人,她们走进福利院、深入矿区、搭建“鹊桥”,用真情延续“远亲不如近邻”的美德,其事迹获权威媒体报道,还先后斩获康巴什区、鄂尔多斯市志愿服务重要荣誉。

  从 9 人自发组队到 400 余人同心同行,从守护“小家” 柴米油盐到温暖“大家”万家灯火,“暖城矿嫂”的实践,正是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在基层的生动落地。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坚韧,激活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弱、资源散、服务远” 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暖城样本”。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暖城矿嫂”的故事证明:基层治理的活力,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担当里;社会和谐的温度,源于千万个“小家”的善意汇聚。这支“她队伍”用行动诠释了“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未来也必将继续以爱为帆、以行动为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传递更多温暖力量,书写更多“小家”连“大家 的幸福篇章。(作者:韩杰)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