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成绩斐然,斩获80余项全国第一,在能源、化工、稀土、乳业、生态、绿色算力等多个领域绽放光彩,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源。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内蒙古独特的资源优势、科学的战略规划、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坚实有力的政策支持。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的资源优势是其发展的天然基石。在能源领域,内蒙古是当之无愧的“能源巨擘”。煤炭储量居全国前列,2024年煤炭产量、外运量、保供任务量均全国第一,为国家能源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当全国多地面临能源紧张时,内蒙古的煤炭如及时雨般,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其风能、太阳能资源也极为丰富,新能源总装机率先破亿千瓦并超越火电,绿氢产能同样位居全国首位。在广袤的草原上,林立的风车与闪耀的光伏板,源源不断地将风能、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点亮了大半个中国。在农牧业方面,内蒙古堪称“农牧王国”。全国每5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牛羊肉产量、奶产量、“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均全国第一。肥沃的土地与广阔的草原,孕育出无数优质农牧产品,“蒙字号”品牌畅销全国。此外,内蒙古还是“生态大省”,森林面积全国第一,草地面积全国第二,从党的十八大到2023年,累计营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第一,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战略规划为内蒙古发展指明方向。“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紧紧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等战略定位,精心布局。在能源领域,全力推进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农牧业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化农牧业,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在对外开放上,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快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创新是内蒙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能源领域,内蒙古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成功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难题,其经验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推广清单。比如,通过“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协同”等创新方案,让不稳定的新能源电力变得稳定可靠。在农牧业方面,积极推广现代化农牧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牧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监控与管理,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牲畜品质。在生态领域,探索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新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像库布齐沙漠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发展起沙漠旅游、光伏产业等,让沙漠变绿洲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政策支持为内蒙古发展保驾护航。国家高度重视内蒙古发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积极响应,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在新能源发展上,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大量企业投资,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在农牧业方面,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内蒙古的发展成就,是其自身努力与国家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内蒙古有望继续发挥优势,在更多领域创造辉煌,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