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内蒙古科技大学斩获1项金奖、3项银奖。其中,“稀金陶瓷——率先实现高温合成稀土金属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获得金奖,是本届大赛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金奖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沙漠碳库造梦A计划——国际首创3D沙漠碳捕集与碳封存一体化治理新方案”“优牧智联——全球奶牛精准养殖领航者”“视牧智测——牛体尺测量助力畜牧业发展新篇章”等3个项目获得银奖。
“稀金陶瓷——率先实现高温合成稀土金属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入选大赛优秀项目展暨资源对接会,是全区唯一参展项目。该项目聚焦耐磨材料应用研究,致力于解决盾构机传统H13型及镶嵌型刀圈强韧性难以协同的技术难题。项目采用掺杂稀土元素构筑颗粒核壳结构的方法,结合燃烧合成铸渗技术制备工艺,解决了金属陶瓷复合层组织均匀性差、陶瓷颗粒易聚集及形状不规则等共性技术难题。据此研发的坦克履带板、破碎机锤头、吸铝管、打壳锤头、高炉开铁口钻头、犁铧等六类产品已成功在新疆、河南、河北等地获得规模化应用。
“视牧智测——牛体尺测量助力畜牧业发展新篇章”项目聚焦传统肉牛养殖痛点,致力于解决人工测量低效误差大、交易信息不透明、育种筛选难的问题。项目采用双目视觉融合技术,实现无接触快速精准采集体高、胸围等关键数据,将单头牛测量耗时从数分钟压缩至数十秒,破解测量效率低、数据准确性差的难题,应用于活畜交易、育种、规模化养殖环节,已落地牧场测试并与企业合作,测量效率较人工提升超六成,获农牧部门与合作方认可。
“沙漠碳库造梦A计划——国际首创3D沙漠碳捕集与碳封存一体化治理新方案”项目聚焦全球荒漠化生态治理难题,致力于解决传统治沙方法中固沙难、保水难、促生难的技术瓶颈。项目创新研发“一菌双酶法”,通过空气-植物-土壤三维界面构建3D靶向固沙-保水-促生及碳捕集封存一体化方案,破解了沙区土壤稳定性差、水分流失快、植被存活率低的共性难题,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技术方案。
“优牧智联——全球奶牛精准养殖领航者”项目聚焦传统奶牛养殖痛点,致力于解决体尺测量难、异常行为发现不及时、饲喂成本高的问题。采用无接触三维体尺测量、行为分析、采食测定三大核心技术,破解个体追溯难、健康监测效率低、良种筛选精准度不足的行业难题。应用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等牧场,完成6000头奶牛体征采集,成功筛选优质种牛,助力牧场降本增效,推动乳业精准养殖发展。
据介绍,本届大赛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共有54所高校的6.9万个项目,27.54万人次报名参加。经过校级初赛、自治区选拔赛,全区共推荐101个项目参与国赛网评,最终14个项目入围现场赛。(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