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方寸角落里的暖城温度

  在鄂尔多斯的街头转角,曾经的闲置地块、边角空地正悄然变身——红色沥青步道蜿蜒其间,油松与海棠相映成趣,孩子们追着蝴蝶琴的旋律奔跑,老人们在太阳能坐凳上闲话家常。这些“小而美”的口袋公园,以方寸之地承载着城市的民生温度,成为暖城生动的注脚。

  口袋公园的价值,首先在于对城市空间的诗意重构。从杭锦旗百灵路的同心主题公园,到泰华商业步行街西北角的口袋公园,再到准格尔旗电力小区前的休憩空间,鄂尔多斯将“边角料”打造成“香饽饽”,让每一块闲置土地都焕发新生。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全市新建改造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2处,新建改造绿道53.4公里,新增和提升改造绿地面积92公顷。这些分散的绿色节点,如同毛细血管般串联起城市的生态网络,不仅改善了局部微气候,更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生态惠民”的温度。

  这些小空间里,更藏着城市治理的大智慧。不同于传统公园的标准化设计,鄂尔多斯的口袋公园始终贴着“民生需求”走:针对老龄化社区,公园增设扶手、缓坡道与按摩步道;面向年轻家庭,配备母婴休息椅与儿童游乐设施;考虑到上班族需求,设置USB充电接口与遮阳避雨廊架。在达拉特旗的一处口袋公园,甚至专门开辟出“共享工具角”,居民可免费借用修剪花木的剪刀、清扫落叶的扫帚,让公园成为邻里共治的平台。这种“量身定制”的设计,让每个群体都能在方寸之间找到归属感,也让“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落地生根。

  更难得的是,口袋公园正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微小载体。在乌审旗的部分口袋公园里,装饰着以蒙古族刺绣为灵感的围栏,座椅雕刻着草原图腾;准格尔旗的一处公园,将当地古渡口文化融入地面彩绘,让居民在休闲时便能触摸历史。这些细节不过分渲染,却让城市文化基因在街巷间自然流淌,也让外地游客在绿意中读懂鄂尔多斯的独特魅力。

  从生态空间到民生驿站,从治理样本到文化窗口,鄂尔多斯的口袋公园早已超越“绿化场地”的单一属性。它们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城市的幸福日常,也用细微之处的温度,诠释着暖城动人的模样。(陈凌禹)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