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哨瞭望严防火灾隐患 (鲍娜 摄)

防火队员在山上排查隐患 (鲍娜 摄)
近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林草局获悉,每年9月15日至次年6月15日为森林草原重点防火期。在此期间,乌兰察布市林草系统通过全链条责任落实、立体化防控体系构建、多维度宣传教育推进,全力守护林草资源安全,目前已实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零重大火情”目标。
为扎实推进防火工作,乌兰察布市林草局首先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明确全市4140名林长、10903名护林护草员的防火职责,加强1657个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建设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责任无死角。同时,乌兰察布市林草局对11个旗县市区开展包片蹲点指导,累计进行防火督导11次,通过“人防+物防+技防”融合模式,让全市14支、266人的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全装备勤、靠前驻防、随时待命,无人机巡航达260余架次,直升机24小时巡航待命,全方位织密防火“安全网”。
宣传教育与隐患排查同步推进,乌兰察布市林草局组织宣传30多场,发放材料12.9万份、公益短信40多万条,覆盖人群超120万人次;开展防火灭火培训与演练15次,整改隐患22处。乌兰察布市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中心主任郭建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压实“三个责任”,以林长制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行业部门职责,严格“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制度,常态化督查值班值守,实现“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目标。
在基层防控方面,集宁区白泉山生态公园内,集宁区应急救援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大队30名队员开展实战化演练,身着橘黄色作战服的队员背着装备穿梭树林,对灌木丛下枯枝落叶、山坳杂物堆积等隐患点逐一排查,目光坚定专注。该大队在整个防火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整合塔哨瞭望、视频监控、地面巡护资源,构建全天候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域每日不间断巡护、入山检查,对重点区域及墓地采用“远程监控+实地巡防”模式,实现无死角监管。集宁区应急救援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大队大队长李哲强调:“防火关键期一点小火星都可能引发火灾。”执行点烧任务时,队员始终坚守“火在人不离、火熄人再走”原则,确保环节安全可控。
目前,乌兰察布市已形成市级统筹、基层执行的上下联动防火格局。乌兰察布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严标准、实举措常态化推进防火工作,完善防控体系、提升应急能力,全力守护林草资源安全,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坚实屏障。(鲍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