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二连浩特

草原轻骑兵踏歌传情!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用文艺织就民族团结“锦缎”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紧扣民族团结主线、深挖口岸风情,把草原的故事、国门的担当揉进创作,潜心打磨浸润真情的佳作,秉持“沾着泥土、连着民心”的坚守,在边疆口岸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量的亮眼文艺答卷。

  乌兰牧骑队员现场演绎优秀节目 

  八月以来,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格外忙碌。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把舞台搭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的足迹,印在苏木嘎查的泥路上,留在边防哨卡的执勤点,也落在口岸企业作业区。12场主题演出如春风化雨,“同心北疆·照耀国门”专场,呼麦与民乐交织,唱出北疆儿女的家国情怀;“邻里欢聚迎国庆”活动中各族群众随乐拍手,灯光下的笑容真挚绽放,这一刻,文艺成了最动人的“通用语言”。5000人次观众,有白发苍苍的蒙古族长者,有朝气蓬勃的汉族学生,有坚守岗位的边防战士,也有忙碌的口岸一线工作者,每个人的笑容,都是对一场场“文化盛宴”最真挚的回应。

  马头琴演奏《奔腾》

  乌兰牧骑队员们把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揉进每一个音符、每一段舞步。为了让《马背情》更具感染力,编舞者听牧民讲草原上互帮互助的故事,使舞蹈里的每一个翻身、每一次托举,都藏着同心同行的深意。为了《云锦谣》的服装更贴合主题,队员们将民族服饰元素融入裙摆,随着舞者翩跹起舞,各民族共绘美好生活的画卷在裙裾飞扬间徐徐展开。这份匠心终有回响,团队一举拿下自治区第十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团体金奖,《马背情》《云锦谣》双双斩获盟级创作与表演一等奖,《雁栖边关》《游猎鹰魂》等作品也在各级赛事中载誉而归。这些奖项不是简单的荣誉,而是各族群众对“团结”价值的高度认同,更是文艺力量润物无声凝聚思想共识的生动体现。

  演出进工地

  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扎根基层的脚步从未停歇,每年超100场次的演出宣传服务,不仅把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填得满满当当,更像一根暖绳,把各族群众的心越拉越近,情越连越紧。牧丹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