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和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走进石家庄。
3天时间里,乌兰察布市乌兰牧骑在河北传媒学院、正定古城和织音1953艺术园区,为当地群众奉上了5场文化盛宴,奏响了北疆文化与燕赵大地双向奔赴的奇妙乐章。

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草原天籁响彻校园

展示马头琴
北疆文艺 浸润校园
10月16日,河北传媒学院礼堂内欢歌笑语,“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石家庄站首场在这里激情上演。
开场舞蹈《北疆礼赞》点燃现场热烈氛围;歌曲《送你一件蒙古袍》娓娓讲述草原额吉都贵玛的大爱故事;经典曲目联唱,将观众的记忆带入激情燃烧的时代;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让人仿佛置身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互动环节中,演员现场讲解马头琴标志寓意、聊起两地美食,让学生们对内蒙古心生向往。
河北传媒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保峰告诉记者:“这是我校首次与乌兰牧骑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师生们对这次演出满怀期待。我们学校的艺术类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也包括内蒙古的考生。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师生们更深刻感受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这是一次关于青春的对话。记者了解到,当日观看演出的有表演艺术学院、舞蹈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艺术体育学院等相关院系的500多名师生。演出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让北疆文化符号在更广阔的舞台被认知、被喜爱。

舞蹈《蒙古马》激情奔放

路演吸引众多观众
草原天籁 放歌古城
10月17日傍晚,正定古城华灯初上,游人如织。乌兰察布市乌兰牧骑的演员们为古城居民和游客奉上了精彩路演。
当长调民歌《蔚蓝的天》缓缓吟唱,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草原牧歌邂逅千年古城,多元文化在这里完成诗意对话。
演唱者乌日嘎对记者说:“这首长调民歌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我为家乡群众唱了20多年。今天,我演唱的是加入短调元素的全新版本,希望给石家庄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乌日嘎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花的弟子。1965年,金花作为乌兰牧骑队员,参加了乌兰牧骑全国巡演,在结束巡演到中南海汇报演出时,曾演唱了《北京的金山上》《牧民歌唱共产党》等经典歌曲。
此次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82岁高龄的金花依旧十分关注,经常通过电话与乌日嘎交流,对年轻演员的表演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老师听说我们巡演很受欢迎,特别高兴。一直叮嘱我们要好好唱歌,为观众奉上真诚的作品。60年过去了,老师当年唱的歌我们仍在唱,乌兰牧骑的精神,也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乌日嘎说。
精彩纷呈的节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来自张家口的游客王玉财在台下不时地鼓掌、叫好。“表演太精彩了!每一个节目我都很喜欢。我家离内蒙古很近,去锡林浩特旅游时就看过当地的歌舞表演,今天能在正定古城再次欣赏到太幸运了!”王玉财对记者说。

乌兰牧骑的旗帜飘扬在织音1953

乌日嘎演唱长调民歌
山水相依 礼韵悠长
10月18日,石家庄站最后两场演出在织音1953创意园区精彩亮相。青年舞蹈演员刘鑫洋和伙伴们带来了动感十足的舞蹈《蒙古马》。时而策马扬鞭,时而奔腾跳跃,充满张力的表演瞬间,将观众们带到一望无际、万马奔腾的大草原,赢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刘鑫洋依旧难掩澎湃的情绪。他说:“为了这次石家庄巡演,我们加班加点地排练了几个月。3天的演出让我们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石家庄观众的热情、他们对北疆艺术的喜爱,让我们深受感动。”
舞台后场,正在热身准备的阿拉腾达来调试着马头琴。当看到一个小朋友牵着爸爸的手,好奇地看着马头琴时,阿拉腾达来即兴为他们演奏了一曲《两只老虎》。
“乌兰牧骑的演出以蓝天为幕,以大地为台,即兴表演是常有的事儿。”阿拉腾达来说。
草原上地广人稀,为满足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牧民文化需求,乌兰牧骑创立之初就喊出了“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的口号。如今在乌兰牧骑队员们看来,有观众的地方,依然处处是舞台。
结束石家庄站演出后,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副院长侯小军在两地工作交流群里依依不舍地写下:“历时3天的演出,在织音1953园区圆满结束。感谢为此次巡演辛勤付出的两地工作人员,也感谢当地群众的热忱相待,让我们每一位演职人员都感受到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期待下次相逢。”
大河之北,文华燕赵。地处中国版图腹地的河北,不仅是华北平原的脊梁,也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的缩影,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万千气象。与内蒙古山水相依的河北,自古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之地。草原天籁与燕赵壮歌的碰撞,不仅让燕赵儿女近距离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以艺术为纽带,为深化冀蒙两地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石家庄站3天5场演出,不止是文艺的展示,更是一次弘扬北疆文化,推介内蒙古印象的旅程,演员与群众通过艺术和情感的共鸣,强化了文化认同,为多元文化交流写下生动注脚。
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娜 摄影/陈胜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