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助青少年医美避坑,不妨从审美教育开始

  “毕业季特惠”“学生分期免息”“凭准考证或毕业证可享6到8折优惠”……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医美机构将青少年视为重要客源,推出系列营销活动。据《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白皮书》,2024年全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790亿元,18岁至22岁群体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占总消费人群的28.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青少年寻求医美服务,往往是被焦虑、攀比等情绪所裹挟,缺乏足够的理性。

  一方面,青少年尚未形成稳定的审美观,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打开网络平台,那些经过高度美颜和滤镜修饰的“精致面容”、网红“坦白”医美带来的“人生蜕变”,对正处于自我形象敏感期的青少年而言,极具诱惑力。但是,医美本身是一种医疗行为,天然伴随着风险,且青少年整容风险远超成年人。医学专家指出,18岁以下人群面部骨骼尚未定型,接受整形手术会严重干扰自然发育,容易造成永久性伤害;抗衰老类医美对年轻肌肤是破坏而非保养,反而加速皮肤老化。

  另一方面,部分商家极具煽动性的宣传,也加剧了青少年非理性追求美的冲动。“再不做就要丑着开学”“素人逆袭”等话术,配合“假期优惠”“学生折扣”,很容易诱惑青少年“上钩”。更有甚者,通过“先签约后补监护人同意书”“分期付款诱导消费”等方式,诱导青少年整容。这其中不仅暗藏巨大的健康风险和经济陷阱,甚至已经越过违法违规的安全红线。

  因此,面对医美乱象,必须依法依规加强管理。与此同时,培育健康审美也应成为重要一环。国家卫健委日前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培育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追求美并没有错,但“美”是多元的,不应被部分网红或医美机构狭隘地定义。健康审美教育应成为一道防线,帮助青少年在纷繁的营销信息中保持清醒。

  思考什么是美,是青少年需要面对的课题。青少年需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一无二,也要认识到,真正的美不局限于外在,自信是美,蓬勃的健康也是美。

  这背后,需要家长做好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学校也可将“健康审美教育”纳入课程,通过案例讲解、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

  助力青少年医美避坑,不妨从审美教育开始,让青少年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安全。(邱犇)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