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工人日报》第8版刊发题为《银线作诗 心安为家》一文,报道了中油电能内蒙古海拉尔供电分公司线路检修队队长王志波,他曾被评为中国石油铁人班组长,这个称号背后,是16年在“走还是留”之间的挣扎与坚定。工作记录从泛黄纸页变成电子档案,唯一不变的,是每一次巡线时望向电塔的目光,是每一颗螺栓拧紧时手上的力度,是每一次故障排除后相视一笑的默契。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21日《工人日报》第8版
呼伦贝尔的晨光,总是来得格外早,王志波推开宿舍门,深吸一口草叶清新的气息,工具袋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一如他16年如一日沉甸甸的牵挂。
他是中油电能内蒙古海拉尔供电分公司线路检修队的队长。这一天,他们要检修的是110千伏“大庆线”。
这是一支20人的队伍,16年,行走于四季之间,与草原同呼吸。
他们见过春草初萌的柔绿,秋日铺天的金黄,熬过夏日雷暴的突袭,搏过冬季风雪的残酷。工作记录从泛黄纸页变成电子档案,唯一不变的,是每一次巡线时望向电塔的目光,是每一颗螺栓拧紧时手上的力度,是每一次故障排除后相视一笑的默契。
王志波,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他曾被评为中国石油铁人班组长,这个称号背后,是16年在“走还是留”之间的挣扎与坚定。最终他选择留下,是因为信仰——脚下这片草原的辽阔足以安放他的青春,信仰所连接的不仅是油田的命脉,更是一个时代能源人光荣的使命。
他们或许不曾写下壮丽的诗篇,但每一基铁塔的矗立,每一条银线的延伸,每一次黑暗被灯光点亮,都是他们写在天边的散文诗。
夕阳又一次把草原染成琥珀色,王志波和队员们收拾工具返程。远处,油井上的灯渐次亮起,像散落在绿毯上的星子——那是他们无需言说的勋章,也是草原之夜最温柔的回响。(张鸿兵)
制作:闫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