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10月18日《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健身市场的火爆让很多人嗅到了商机。然而,由于培训时间短,加之入职门槛低、资格证书没有统一标准,很多健身机构的健身教练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资格考试乱象等问题。
为“唬住”学员,一些专业不强的教练渴望“一证傍身”;为“接住”这种需求,一些培训机构趁机推出了考证、发证“一条龙速成服务”。然而,很多证书虽名头响亮,其含金量却令人生疑。在一些健身机构里,“专业好的不如能卖课的”,这种导向让整个行业更加鱼龙混杂。实际上,一名合格的健身教练,除了会教动作之外,还需掌握生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多领域知识,进而根据学员的年龄、身体素质为其科学制定训练方案,如果速成学个“皮毛”就上手指导学员,很容易将学员推向危险,让“健身”变“伤身”。推动健身教练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有关方面及时对考证市场进行规制,也需要行业摒弃“唯业绩论”,回归引领健康的初心。(李法明/图 陈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