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构建“五联五共”育人机制 校企“技术联攻”见成效

  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技术联攻、发展联促——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系探索校企育人新模式,与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超高压供电公司构建起“五联五共”育人机制,为电力行业技术创新与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五联五共’机制确保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始终与行业发展同频,人才培养始终与区域战略共振,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机械与电力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石建萍介绍,“我们将党建深度融入业务主线,打造一个‘党建引领+业务赋能+国际视野’三维驱动的育人模式。”

  在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实训基地,企业的党员技术能手手把手指导该系青年教师,教师再将企业的最新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实践。党员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将脱胎于生产一线最前沿的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强劲动能。近三年,该系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国际级赛事奖项11项。目前,该系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等企业共建自治区级智慧新能源装备与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海装风电等企业共建清洁能源产业学院等,建成1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教师企业流动站和2个联合实验室,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强大平台集群。

  平台集群为“技术联攻”提供了坚实保障。针对合作企业具体技术需求,该系与合作企业联合实施了4项技术服务项目,成功取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每年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与等级认定,将论文写在生产线上,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场景,充分彰显了校企协同的创新活力。

  所有的“联”与“共”,最终都指向“发展联促”的共同目标。得益于这种深度对接的培养模式,该系学生技能证与特种作业证“双证”获取率高达96%,毕业生就业落实率稳步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实现双向奔赴。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刘志贤  通讯员  石建萍)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