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呼和浩特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亩产突破1300公斤

  本网呼和浩特10月21日讯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张丽平)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获悉,为探索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背景下的病虫害绿色防控路径,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植保植检中心在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农药减施技术示范区。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中心组成专家团队,对示范区进行实地测产,结果显示,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达1315公斤(按籽粒含水量14%折算),在实现病虫害高效防控、农药用量显著降低的同时,创呼和浩特市玉米单产新高。

  针对玉米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把控难、除草剂用量居高不下等核心问题,示范区集成并应用多项绿色防控技术,构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科学防控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优选抗玉米截形叶螨、耐密性强且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采用苯唑草酮类高效低毒除草剂,替代传统烟嘧磺隆+莠去津;搭配防漂移扇形喷头进行喷雾作业,减少农药挥发与流失;结合水肥精准调控技术,配合高效低毒农药定向施用,全生育期重点防控蚜虫、双斑萤叶甲、黏虫及玉米大小斑病等主要病虫草害。

  其中,针对7月下旬至8月中旬玉米截形叶螨易爆发的关键时期,示范区通过滴灌水肥协同调控,精准控制田间湿度,营造不利于叶螨快速繁殖的生态环境;同时在配药环节添加沉降助剂与增效助剂,既提升药液在作物叶片的附着率与防治效果,又进一步减少农药漂移浪费,实现“防治效果提升”与“用药成本降低”的双重目标。

  据统计,示范区农药使用量较传统种植模式减少30%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提升至90%;示范区平均单产较农户常规种植每亩增产390.2公斤。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