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钢稀土钢板材成品库。 (资料图片)
时间,忠实记录发展轨迹。
2025年6月下旬,随着最后一批风电设备运抵达茂旗包头铝业风电场,内蒙古一家物流公司承担的140套超大型工业设备运输任务,在历经半年后提前完成。
“一般实力的物流公司,别说提前完成任务,恐怕连这样的运输业务都不敢接。”看着运输超大型设备的车辆缓缓驶向风电场,一位业内人士赞叹。
而承担运输任务的公司,正是央企和包钢集团协作出资成立的物流公司。
无独有偶。2025年8月,在联手4年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华润电力北方分公司与蒙能集团新能源公司达成央地企业协作意向——双方确定在区域电力互济、新能源制氢输氢等方面开展深入协作。
时间长河奔腾不息,发展洪流滚滚向前。央地企业结对协作发展之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
2021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文件组织开展振兴东北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作为参与振兴东北不可或缺的成员,内蒙古企业牵手央企迈上结对协作发展之旅。
2025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动态调整振兴东北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名单,作为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资源互补、产业相融的省区,内蒙古再启央地企业协作发展新程。
乘长风破万里浪。进入“十四五”收官之年,当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内蒙古企业与央企协作共赢的希望之光,在北疆大地喷薄而出。
中远海运集团与包钢集团协作成立的物流公司成立2年多以来,业务辐射呼包鄂乌经济圈,现已成长为承接大宗商品物流、工程物流等多元业务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供应商。
“按照中远海运集团与包钢集团合作规划,双方将投资10亿元,在包头市打造国家级集装箱多式联运枢纽示范工程。”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朱乐明说。
国庆、中秋长假已过,秋高气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依然游人不断。“我们依托中旅集团先进的运营管理,凭借林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联手打造出蒙医温泉、森林瑜伽、林海珍馐等个性化产品,探索出一条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合作发展之路。”内蒙古森工集团总经理恩和特布沁说。
挂斧停伐后,内蒙古森工集团面临艰难的产业转型。如何转型?在与央企4年多协作发展中,森工集团通过与中旅集团签订并履行“带业绩考核的委托式管理合同”及5项运营合作协议,实现了“借梯上楼”大发展。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这种“借梯上楼”大发展,绝非空穴来风。截至今年7月底,内蒙古森工集团与中旅集团合作开发的金河冷极村项目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5.45%;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2.25%。
“坚持绿色发展中,我们合作打造出生态旅游、林业碳汇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多元化产业,实现了由‘卖木材’向‘卖绿色’转型。”恩和特布沁说。
时间不舍昼夜,连结起过去、现在和未来,铭记光荣与梦想。“十四五”以来,通过央地企业结对协作,在现代化建设之路上,内蒙古久经考验矢志不移、屡创佳绩,赢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荣光。
内蒙古环投集团与国能集团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失活脱硝催化剂)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在乌海市投产,实现了燃煤机组脱硝催化剂“固废资源化利用”,开启了一个环保产业新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现场表示:“这个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在废弃环保催化剂资源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建设无废城市和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注入了新活力。”
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与国能集团港口公司组建成立内陆无水港,实现央地国企合力推进蒙货入港;与国能集团铁路装备公司合作打通了鄂尔多斯直达黄骅港铁路通道,内蒙古西部进入直达黄骅港、并与西北内陆相连的“通江达海”大物流时代!
包钢集团委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公司实施稀土钢板材智能无人库管系统项目、一键炼钢智能制造项目,包钢史上第一个智能制造样板工厂问世,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传统钢铁制造的“钢筋铁骨”被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数字脊梁”,内蒙古钢铁制造开启数智赋能新时代!
内蒙古电力集团与南方电网旗下公司共同承接高电压等级工程项目及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并在品质化变电站、城市柔性直流工程等技术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新成就,内蒙古能源企业进入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共同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蒙能集团旗下公司与国电投内蒙古能源公司、国能平庄煤业公司合作,有效解决了煤炭供应压力大、成本高等燃料供应问题,带动了效益提升,保障了当地电、暖供应,央地企业在结对共渡难关中携手进入互利共赢新时代!
……
发展脚步永不停歇,奋斗脚步永不停歇。“十四五”以来,内蒙古以推进央地企业协作前行的确定性应对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为高质量发展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央地企业协作一路走来、前景光明!
奋斗的如椽巨笔绘写壮美画卷。“通过参与上一轮(2021年7月至去年底)央地企业协作行动,内蒙古共形成央地结对企业26对,自治区26户国企和24户央企参与其中。今年3月,新一轮央地企业协作行动正式启动,我区21户企业与22户央企子企业参与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波介绍。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更令人称道的是,全区央地企业协作项目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通过央地企业结对协作,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必将持续加快。”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司咏梅说。
发展大潮,风起云涌,唯有努力不懈的光芒穿越时空,始终照耀历久弥新的奋斗史册。推进央地企业结对协作、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是一场接力赛。
为跑好这场接力赛,内蒙古推动央地企业协作的部署继往开来:
“推进产业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搭建合作平台,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开展团队协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央地企业协作,已然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历史和实践还将证明: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央地企业协作之船必将在内蒙古扬帆破浪、行稳致远!(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