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收割正酣!孪井滩4.1 万亩农田喜迎 “黄金季”

  眼下,正值玉米成熟的黄金时节。走进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塔日阿图嘎查的田间地头,大型收割机如同 “钢铁怪兽”,在连片的金色玉米地里来回穿梭,锋利的切割刀盘高速转动,金灿灿的玉米便源源不断涌入存储仓,运输车紧随其后,稳稳将收割好的玉米转运至农户家中或临时储存点。整个流程高效有序,尽显现代农业的便捷与力量。

  作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业种植结构中的重要作物,籽粒玉米不仅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 “压舱石”,更是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的 “黄金产业”。眼下, 随着玉米收割工作在示范区全面铺开,当地籽粒玉米产业再度迎来丰收季。据统计,今年示范区共种植籽粒玉米4.1万亩以上,预计总产量可达0.38亿斤以上,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今年雨水好,种的先锋品种棒子大、籽粒饱满,收下来的玉米品质特别好!” 嘉尔嘎勒赛汉镇塔日阿图嘎查农户赵明福站在自家玉米地旁,看着满载玉米的运输车,脸上满是喜悦。他今年种植了300多亩玉米,目前已收割60余亩,预计再过三四天就能完成全部采收。“现在就盼着玉米能卖个好价钱!”赵明福说。

  近年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为抓手,全方位强化粮食生产服务保障与技术指导。在品种选择上,积极推广高产、耐旱、抗病的优良玉米品种,从源头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在机械化支撑上,不断加大农业机械投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示范区还注重农技服务 “下沉”,组织农技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玉米苗期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倒伏预防等关键种植环节,为农户提供 “手把手” 的技术指导,有效破解了过去部分农户 “种不好、产量低” 的难题。如今,“农机提效+农技提质” 的双轮驱动模式,已成为示范粮食稳产增产的“强劲引擎”,为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

  “我们将继续引导农户做好秋收与整地的统筹衔接,抢抓当前土壤墒情有利时机,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土地深翻深松等整地作业,为明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牧林水局副局长王海燕说。曾令飞 杨欣 苏东升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