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盟以法治为保障、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引领,推动“三治融合”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为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绘就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走进阿拉善左旗综治中心调解室,调解员正针对几位居民的纠纷情况,耐心细致地讲解其中的法理依据和调解思路,在其认真调解下,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
“我从事专职调解员44年,为老百姓解决了一批问题和矛盾,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我很喜欢调解员这份工作,既能当老百姓的‘贴心人’,也能做法律宣传的‘排头兵’。”阿拉善左旗综治中心调解室调解员徐志义说。

在阿拉善盟的城乡社区,“居民议事、网格落实”的基层治理实践正焕发勃勃生机。各级街道社区以居民议事会为纽带、网格员为触角,构建起高效闭环自治模式,让居民的“急难愁盼”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精准解决。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泰隆社区打造庭院议事“会客”阵地,居民在这里可畅所欲言反映小区治理“堵点”“难点”问题,从设施维修到矛盾调解,每一个诉求都能被听见、被重视。截至目前,社区已解决水电维修、车位划分等民生实事20余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归属感与幸福感显著提升。

“过去,居民遇到难题不知找谁、不知怎么说,现在‘庭院议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据泰隆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大勇介绍,此前小区部分单元楼水压不足,居民通过微网格长反映后,社区迅速联合物业、供水公司勘查解决,真正做到“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有人帮着办”。

在阿拉善左旗王府街道西花园社区,社区网格员、居民代表和物业负责人围坐一堂的“圆桌会议”已成常态。圆桌会上,居民提需求、物业算成本、街道社区帮对接,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商的方式,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了便利、凝聚了共识,让基层自治焕发了新活力。
西花园社区网格员海燕告诉记者:“基层自治效能不是喊出来的,是一件件具体事办出来的。我们网格员就像自治体系里的‘传送带’,把议事会的共识变成实实在在的结果,居民才会相信‘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邻里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据了解,阿拉善盟以基层自治为依托,已建成35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个人调解室和41个专业性调委会。今年以来,通过群众参与调解案件738起,成功率达99%,涉及金额4200余万元,共有36个司法所入驻苏木镇(街道)综治中心,以“一站式”服务推动群众自主议事、便捷解纷。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构建起‘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基层治理新生态,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叶盼说。(王筱瑜 宋家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