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察右后旗:火山脚下农耕课 亲手挖出“金豆豆”

  “挖到啦!这个土豆像小拳头一样大!”近日,乌兰哈达后旗红马铃薯种植基地里满是欢声笑语。

  来自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二小学的90余名学生化身“小小农夫”,在松软的土地里开启挖土豆趣味研学,于泥土和汗水间感受火山农耕的独特魅力。

  此次研学活动由察右后旗火山草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学校联合打造,以“探秘火山土豆,体验农耕乐趣”为主题,巧妙将农业知识、火山地理科普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

  刚踏入基地,孩子们便被连片的马铃薯田吸引,黄褐色的土地在火山背景下延展,藏在地里的土豆仿佛一个个“大地宝藏”,静静等候孩子们开启探索之旅。

  田间科普课堂上,老师手持铁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土豆生长周期,示范正确的挖掘技巧。

  随后,孩子们戴上小手套、握紧小铲子,分组冲进田地。

  有人蹲在田埂上仔细辨认土豆的痕迹,有人小心翼翼扒开土层……当圆滚滚的土豆从地里“探出头”时,清脆的欢呼瞬间响彻田间。

  “我挖了好多土豆,一开始挖不到的时候我有点着急,后来跟着同学一起找规律,慢慢地越挖越顺。汗水流下来的时候,才知道农民伯伯种土豆有多辛苦。”六年级四班的王箫晃着装满土豆的成果袋,裤脚沾着泥点,笑容却格外灿烂。

  “此次研学活动,我们想让孩子亲手挖出的不只是土豆,还有对农业的好奇与热爱,让孩子在泥土里感受火山农耕的魅力,让乌兰哈达的火山土豆成为连接自然、农业与旅游的符号。”察右后旗火山草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哈林说。

  除了挖土豆,活动还设置了暖心的“火山土豆品尝会”。

  基地工作人员将新鲜挖采的土豆现场烤制,并递给孩子们。孩子们捧着热气腾腾的土豆,咬下时满是绵甜沙糯,纷纷直呼:“这是自己劳动的香味”。

  活动尾声,每个孩子拿着自己挖的土豆,带着“大地的礼物”与满满的收获,踏上返程之路。

  这次研学不仅是一次探索文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堂行走的“自然课”。

  依托乌兰哈达火山独特的地质与农业资源,乡村旅游与研学教育深度牵手,孩子们在体验中认识火山农业的价值,感受火山脚下农耕文化的鲜活与厚重。(王锦鹏 樊佳文 郭美荣)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