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会助力外出人员高效就业 乌兰察布市外出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供图
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乌兰察布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大量乌兰察布籍农牧民工纷纷涌入周边城市,开启他们的就业逐梦之旅。其中,流入呼和浩特市约32万人,流入包头市约31万人,流入北京、二连浩特、鄂尔多斯、山西等地约25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外出就业群体,乌兰察布市外出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一系列贴心、务实的举措,为外出人员打造“温馨港湾”,助力他们在外安心就业、稳定生活。
精准对接:
信息搭桥,开启就业新路径
在服务中心信息采集工作室里,工作人员正忙着更新完善农牧民工电子数据库。“我们依托各农牧民工党支部,利用38.36万外出人员电子数据库,全面摸排他们的技能、就业意向和薪资期望。”服务中心信息采集工作人员介绍。同时,工作人员走访呼包鄂三地及乌兰察布市优质企业,挖掘就业岗位,构建起线上、线下、外招“三位一体”的招聘服务模式。
为促进精准就业,服务中心加强与呼包鄂等地就业、人才市场机构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分类汇总企业需求和外出人员就业意向,形成供需清单。在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咨询就业信息的李明亮高兴地说:“以前找工作四处碰壁,现在服务中心推荐的工作既符合需求,薪资也不错,我在包头找到了稳定工作,生活越来越好。”
多元招聘:
线上线下,畅通就业直通车
“各位求职者,欢迎来到今天的‘点对点’专场招聘会!”招聘会现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引导。自2022年起,服务中心联合多部门,突破地域限制,整合多地优质企业岗位信息,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共计266场,达成就业意向13558人,累计推荐就业(含临时用工)6.98万人次,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37场,联系企业1796家,提供岗位2.6万个,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31.2万人持续助力乌兰察布市外出人员高效就业。
服务中心还积极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直播间里,主播详细介绍岗位信息,求职者通过弹幕提问互动。一位求职者表示:“线上直播带岗方便快捷,不用出门就能了解信息,提高了找工作效率。”目前,服务中心已开展37场直播,联系企业1796家,提供岗位2.6万个,累计观看人数31.2万人。
区域协同:
一体发展,共筑就业共同体
每周三,服务中心“人社线上大厅”直播间准时开启直播带岗活动,这是服务中心联合呼市、包头及乌兰察布市就业服务部门,开展“呼包鄂乌协同发展一体化”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举措。截至2025年,已开展24场线上专场直播带岗活动,累计观看约2.5万人次,解答咨询问题约2530条,现有粉丝26378人;通过公众号发布岗位推送信息24期,浏览量4330人次;服务中心区域协同负责人称:“我们推动跨区域就业资源互通共享,为外出人员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助力高质量就业。”
服务中心不仅开展线上直播,还协同乌兰察布市就业服务中心、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及包头就业服务中心等多地就业部门举办线下联合招聘会20场,为746家企业招才纳贤,提供岗位8338个,现场吸引4659余人咨询了解,持续助力乌兰察布市外出人员高效就业。
在招聘会现场,求职者王鹏兴奋地说:“我通过服务中心公众号了解到招聘会信息,在这里能直接和企业交流,收获很大。服务中心搭建的平台让我们找工作更省心。”
技能赋能:
培训提质,增强就业硬实力
服务中心培训教室里,焊工培训老师认真讲解,学员们专注学习。服务中心秉承“提技能、稳就业、促增收”理念,针对农牧民工“有技术、无证书”且文化程度低的情况,协调多部门为农牧民工建立培训题库,优化培训服务流程。
服务中心技能培训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我们累计举办焊工、电工等特色培训班130期,培训技术人员6071名。”对50名学员进行就业回访,直接就业人数达48人,上岗率96%,工资待遇上浮约80%。一位学员说:“以前没焊工证,每月工资3600元,拿到证书后,现在每月工资6500—8000元,生活改善很多。”
2023年,服务中心紧跟岗位需求变化,聚焦新职业人才技能培养,联合呼和浩特市优质培训机构开展AI智能网络创业培训班4期、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1期,培训学员153人,为外出人员就业创业提供支持。
乌兰察布市外出人员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服务中心将继续聚焦外出人员的需求和痛点,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持续为外出人员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全面的服务,让他们在外就业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马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