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科技创新既是企业打破发展瓶颈、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金钥匙”,也是地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激活经济增长动能的“强引擎”。
近年来,开鲁县众多企业以技术革新推动生产模式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跳出“粗放加工”的局限,通过龙头企业的科创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构建起“企业强、产业兴、民生富”的良性循环,为地方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走进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水葡萄糖生产车间,不见人影却满是科技感,智能中控屏上实时跳动着温度、湿度、转化率等数据,以公司2024年启动的淀粉综合深加工二期项目为核心,让“一粒玉米”的高端化蜕变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对企业与地方发展的双重价值。

“玉王生物自2005年入驻以来,已成长为占地2000亩、总资产20亿元、员工800余人的本地企业,发展成为玉米加工、热电联产、淀粉深加工、仓储物流、产品研发等五大板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正鹏向记者介绍,公司曾先后获评“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成为了开鲁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

依托深厚的科创底色,玉王生物的产业版图持续扩张:
淀粉生产线年加工玉米已达130万吨,可生产90万吨淀粉及37万吨玉米蛋白粉、玉米油等副产品,产品远销六十余国;
热电动力中心以国内先进设备年发电9000万度、产蒸汽近100万吨,为包括无人车间在内的全公司生产提供稳定能源;
3万吨变性淀粉生产线则凭借研发技术突破,产品覆盖食品、医药、造纸等多领域,打破了传统加工的附加值瓶颈。
此外,为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玉王生物持续提升科创能力,先后斥资2000万元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自治区级研发中心,集研发、实验、中试与质检于一体,现已拿下6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并与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共建“产学研”平台,助力产品深度研发。
在此基础上,玉王生物的科创实力更带动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90万吨淀粉产能吸引了通辽市中圆生物、圣达生物、华曙制药等下游企业入驻开鲁,2017年“通辽开鲁玉米生物科技特色产业基地”获评自治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从玉米初级加工到胶、糖、醇、药的完整链条。

(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建设中)
科创红利不仅体现在生产端,更惠及着周边群众。玉米收购中,玉王生物凭借技术优势可加工其他企业拒收的等外品玉米,玉米收购价每市斤比周边高2-3分钱,农民每亩增收 32-48元。同时,公司800余名员工中有90%来自周边乡镇,年平均工资及福利超4.2万元,连同下游企业带动3500人稳定就业,相关家庭年均增收3万元左右,推动了本地区交通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的持续繁荣,真正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从手动操作到无人车间,从单一加工到产业集群,玉王生物以科技创新持续改写玉米深加工的“新玩法”。随着淀粉综合深加工二期—年产30万吨赖氨酸等新项目的投产及后续发展,这家扎根开鲁20年的企业,将继续以科技为笔,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画卷上不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马月 郎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