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黄旗海校区的学生食堂,看到工作人员闫萍正专注地查验当日的水果。
作为该校“母亲厨房”的一名“妈妈厨师”,闫萍不仅要负责食材的入库、出库工作,还要以监督员的身份参与食材验收、加工的全流程。
“母亲厨房”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优先聘用校内学生家长参与食堂工作。一直以来,校园餐的食品安全、菜品质量和价格透明度,都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管理中的难点。为打破这一困境,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黄旗海校区探索打造“母亲厨房”特色品牌,将家长力量引入校园餐管理体系,搭建起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桥梁。
“我们这群学生妈妈一边给孩子陪读,一边在食堂打工赚一份收入。同时,还能监督食堂的食材和环境卫生,帮孩子们做可口的饭菜,让孩子们吃得更干净、更健康。”闫萍说。
像闫萍一样在食堂帮工的妈妈有十几位,占食堂全部工人的53%。每天清晨五点半,食堂的仓库、菜房、面房、打饭窗口都是她们忙碌的身影,打扫卫生、查验食材新鲜度、清洗、切配、烹饪、给孩子们盛上热乎可口的饭菜……每周她们还会根据学生的建议和喜好更换不同的菜单来优化菜品。
“妈妈厨师”们凭借着对孩子饮食需求的天然敏感度,成为了校园餐品质提升的关键力量。
“她们的认真、负责、耐心既保障了学校食堂的正常运营,也保证了饭菜的卫生、可口,守护了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黄旗海校区副校长杜利军说。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餐的质量和满意度,我们还建立了‘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和‘陪餐制度’,每天在微信群内分享当天的菜品,每周邀请家长陪餐,收集家长的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共同为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杜利军说。(王锦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