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挖掘新优势 开辟新赛道|百吨级矿山“巨兽”即将在乌海正式投产!

  近日,记者在位于乌海海勃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看到,工人们按照分工紧张有序地安装零部件。

  ‌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是厦门铱钼智汇科技有限公司的二级控股子公司,其3000台/年新能源智能矿卡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条组装生产线,新建办公综合楼、总装车间、综合库房、消防水池及泵房等设施。

  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坤说:“目前,项目办公综合楼装饰装修已接近尾声,厂区硬化、绿化已全部完成,组装生产线进行了多批次试生产和联调联试。”

  近年来,国内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矿山开采项目不断增多。以煤炭为例,2024年,全国已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83处,年产能达13.6亿吨,全国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煤炭企业集团达到16家。

  在矿山运输车辆必须控制在安全密度的前提下,矿山业主想要提高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益,启用大型新能源智能矿卡就成为了首选方案。

  目前,国内矿山常见的矿卡载重量为70吨至90吨,真正能够满足矿山业主高效运输需求的,只有国外行业巨头生产的百吨级大型刚性矿卡,这些进口车的采购、维护等成本长期以来居高不下,且车辆生产、交付周期较长。国内有些厂家推出过类似车型,但是其核心重要零部件依旧依赖国外技术和供应链。这些已成为众多矿山业主和整机厂共同的困境,制约着我国矿山绿色转型和矿山机械行业发展。

  张华坤介绍,该公司已在乌海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测试,并结合客户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需求,对产品做了相应的升级和优化。

  EM186H型新能源智能矿卡采用8×6底盘架构和“燃油+电动”混联驱动模式,标准载重量为130吨,平装达75立方米,堆装达85立方米,运量基本等同于2辆传统矿用卡车,较主流燃油车型吨公里能耗至少降低20%,能在极寒、高温等恶劣天气中保持95%的出勤率,是目前国内载重量最大、综合使用成本最低的新能源智能矿卡,且采用全国产通用零部件,有效破解“卡脖子”问题。该车型可定制化灵活选配纯电驱动、甲醇增程、氢能增程等多种动力模块,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此外,该车型底盘实现了完全线控化,为后续无人驾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公司的新能源智能矿卡是基于自主研发的多桥新能源刚性线控矿用卡车平台——云辎HiMADS平台生产的,云辎HiMADS平台通过其独具创新的“多轴驱动+首尾多轴转向”技术,让车辆拥有更强的底盘能力以支撑更大载重量和更灵活的转向,并一举将国产矿卡载重量突破200吨级。

  张华坤表示:“目前,集团公司的业务已逐步拓展到海外市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尤其是在行业细分领域,例如200吨级以下的矿卡,我们的产品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不仅价格低于国外品牌矿卡,而且在基础性能、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已超越了国外品牌矿卡。”

  专注一个行业,打磨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拳头产品,达到行业细分领域前茅,甚至是领先水平,这是铱钼新能源科技公司在当前激烈竞争中探索出的生存发展之路,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按照计划,项目一期预计2026年1月正式投产。届时,每年可生产1500台EM186H型新能源智能矿卡。

  在广袤的矿区,面对极端气候与复杂路况的严峻挑战,加之矿用卡车大型化、智能化、新能源化等因素叠加,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环保运输作业,铱钼新能源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同时也为大型新能源智能矿卡全面实现国产化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当前,乌海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关键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铱钼牌”矿卡在推进矿区治理、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未来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