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大漠腹地蓝莓鲜

  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工作人员修剪蓝莓苗。

  运用先进技术智能调控大棚内环境。

  沙漠腹地的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

  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实时监看蓝莓生长环境数值。

  工作人员在大棚内查看苗木长势。

  金秋十月,走进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蓝莓种植基地,29栋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蓝莓长势正旺。这个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占地309.4亩的基地里,隐藏着春节期间鲜果市场的“财富密码”。大棚内上千盆蓝莓苗舒展着翠绿枝叶,在智能调控的适宜环境中茁壮成长,静待挂果时刻。恩格贝沙漠蓝莓栽培科技示范项目由内蒙古嘉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500万元,蓝莓年产量可达58万斤。“今年计划种植蓝莓6万株,每株蓝莓在第一年的产量预计为3.5公斤左右,第二年的产量预计为5公斤到8公斤。我们将为市场提供优质的蓝莓产品,并雇佣当地农牧民进行采摘,后续引导农牧民进行示范种植,带来收益。目前,这批蓝莓长势正旺,预计今年春节前后挂果上市,投产后年收益约1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千军介绍。据了解,为了确保蓝莓在沙漠地区成功种植,大棚内生产环境可实现全程可控,运用自动化数字系统、环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蓝莓在沙漠地区的全天候、全季节、全程绿色无污染生产。生产操作自动化率达60%,水肥利用率提高60%至90%。并通过种植、分拣、存储、包装、运输、销售的全链条管理,真正实现设施农业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商业化。(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晓博  摄影报道)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