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天蓝云舒、草木葱郁,漫漫黄沙隐入绿意繁茂的浩瀚生机之中。
这里是正蓝旗宝绍岱苏木登吉宝力格嘎查,72岁的毕力贡达来站在嘎查集体草场上,抬头见绿枝,俯首是青草,脚下的沙丘被牢牢“锁住”。
下午两点多,毕力贡达来正在草场上巡护,肩扛铁锨,步履缓慢地爬高坡、穿灌丛,一步一看,网围栏是否破损、牛羊有无闯入、防火标识是否清晰。“在沙地种下一片绿不容易,必须守护好。”毕力贡达来说,嘎查集体草场围封面积2000亩,他每周巡护一次,有时骑马有时步行,一趟下来需要多半天时间。从毕力贡达来在这片草场种下的第一株苗木算起,这是第13年。
一对老人、一份承诺,一个信念、一场攻坚。
登吉宝力格嘎查曾经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地区,这里人均草场只有200亩,草场沙化直接威胁着牧民的生产生活。“这是我的家乡,牧民与我情同手足,当时看着草原生态不复往日,心里非常难受。”2013年退休后,毕力贡达来和老伴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回到牧区,踏上治沙的道路。
“老两口拿着铁锹、背着干粮,好几年的春天都是在沙丘上度过。”在儿子朝鲁门的记忆里,长期的风吹日晒,父母皮肤变得黝黑,手上也全是老茧,“刚回嘎查那几年老了很多,但他们心里是愉悦的。”
一开始,毕力贡达来先在自家房屋周围种植草木,看着苗木在沙地上显露生机、草籽萌发新绿,他有了带领牧民共同植绿的信心。草场面积小,围封起来牛羊吃什么、我们靠什么生活?面对牧民提出的问题,毕力贡达来跑苏木、找旗里,协调相关部门为生活困难牧民申请保障;以前嘎查植树治沙没成功,凭什么相信你可以?毕力贡达来向牧民许下承诺:“把你们的草场交给我管理3年,如果没成效,一切我负责!”
2013年,毕力贡达来与8户牧民通过申请沙地治理项目,共同在2000亩嘎查集体草场和牧民家2000亩沙化草场上种下了沙柳、柠条、扬柴等防沙治沙植物。
凭着一片赤诚和一心为民的情怀,毕力贡达来赢得了牧民们的敬重,当年被选举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信任是山,更是动力。”他表示,为了保证治理区域实现围封禁牧,他定期和老伴前去巡护,网围栏坏了就修补、牛羊进入治理区就到主人家做工作……在两位老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了治沙队伍。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4000亩沙地上的一株株苗木见证着那份绿色承诺。目前,登吉宝力格嘎查90%以上的沙地得到有效治理,沙退了、草绿了、花开了、鸟来了,最可喜的变化是牧民保护生态的意识更强了。“以前治沙得‘三顾茅庐’,现在牧民都主动申请将自家草场围封起来治理。”
2018年,毕力贡达来卸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后,成为党员中心户,他积极向牧民讲解党的理论和政策,鼓励大家扩绿兴绿护绿。2019年,毕力贡达来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广袤草原上,一代代治沙人接续传承,一个个绿色奇迹不断书写。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启动以来,正蓝旗汇聚全旗之力,打响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生态保卫战。截至目前,全旗已治理流动沙地21.21万亩,半固定沙地7.26万亩,固定沙地233.39万亩。
“国家把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到了牧民心坎上,我将一直留在家乡,看水草丰盈、树枝摇曳,守住那份承诺。”望着绵延不断的绿色,毕力贡达来眼里满是欣慰。(巴雅尔图 耿敏 布仁其木格 同嘎拉嘎 苏力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