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包头

快递企业火力全开迎战“双十一”

  本地特色商品持续涌入圆通速递分拣线。

  顺丰快递工作人员正在对包裹进行分拣。

  扫描机快速扫描并识别每个包裹。

  距离“双十一”购物节尚有一段时间,电商直播间的预售热潮已提前点燃消费激情,我市快递行业随之进入“战时状态”。

  面对持续攀升的货量压力,快递企业以科技升级为核心引擎,以本土资源联动为坚实根基,用精准筹备与硬核实力,筑牢商品从直播间到家门口的畅通路。

  货量激增创高峰  本土特色商品成物流主力

  走进内蒙古顺丰快递传化转运中心,自动化分拣线上的包裹如流水般快速流转,经过高速扫描识别后精准分流至对应的格口,整个分拣流程高效有序、忙而不乱。

  事实上,包头快递行业的旺季序幕早在10月初便已拉开。作为服务包头及周边7个盟市的核心物流枢纽,内蒙古顺丰快递传化转运中心率先迎来业务高峰。“我们结合近三年‘双十一’数据建模分析,今年批量货物增长幅度预计达10%。”该中心经理毛峰表示,当前物流流向呈现“双向繁忙”特征:一方面,来自华南、华东、华北的家电、服饰、日用品等民生消费品,正通过干线运输涌入包头,满足市民“双十一”购物需求;另一方面,本地农牧民的生鲜牛羊肉、合作社的杂粮杂豆、制造业企业的特色产品,也正通过快递网络发往全国,两类货物同步进入流转高峰期。“我们不仅要保障市民‘买买买’的包裹及时送达,更要为本土农牧民、企业打通产品外运通道,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益,责任重大。”

  为应对货量高峰,我市各大快递企业提前部署,全面扩充一线操作、客服及跟单人员队伍,确保分拣、中转、派送、售后等各个环节人力充足,为物流顺畅运转筑牢人力保障。

  科技硬核加码  智能升级破解效率瓶颈

  应对物流“大考”,科技赋能是核心底气。今年以来,包头市多家快递企业加速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分拣作业、路由规划、末端配送、客户服务等领域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快递业务提质增效。

  在内蒙古顺丰快递传化转运中心,10月份完成的设备改造已在旺季中凸显成效。“我们升级了全智能分拣系统和全自动小件分拣机,让蒙西地区货物分拣效率大幅提升。”毛峰介绍,作为西北地区规模领先的转运中心,这里承接了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等多地的货物运转任务,吞吐量年均增长10%~15%,智能设备的投入让货物吞吐能力大幅提升,为应对“双十一”高峰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在包头圆通速递转运中心,一车车包裹被快速输送至指定区域,扫描、分拣、装运各环节紧密衔接;无人快递车按照规划路线穿梭配送,大型货运车辆定时发车往返各地,全链条智能化服务确保企业平稳应对货量冲击。“目前已全面进入旺季,日均出港量稳定在5~6万单,其中本土特色产品贡献了大半货量。”包头圆通速递转运中心仓储经理郝峰介绍,连日来,本地企业生产的牛肉干、奶制品、红卫香皂等特色商品持续涌入分拣线,随着购物节热度攀升,这类本土商品的发货量仍在稳步增长。

  “旺季来临前,我们已完成全流程设备的维护检修和自动化校验,通过设备升级提升运能,确保分拣、中转环节不卡壳。”郝峰强调,设备稳定运行是保障发货时效的基础,只有让每一台机器都保持最佳状态,才能在货量激增时实现高效运转,避免货物积压。

  本土深度联动  多维举措夯实服务根基

  除了内部能力升级,快递企业与本土产业的深度联动,成为包头市物流行业应对“双十一”的一大亮点。针对红卫香皂、奶制品企业等本地重点客户,圆通速递量身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货物从揽收到发出全程留痕,专门安排专属跟单客服跟进售后事宜,确保每一件货物精准送达。

  “考虑到发货量大时可能出现的破损、遗失等问题,我们提前定制专属包装,并与合作企业建立实时沟通机制。”郝峰介绍,一旦出现客人投诉或物流异常,双方能第一时间对接处理,既保障了本土企业的品牌口碑,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这种“提前预判+快速响应”的服务模式,让本地企业在“双十一”期间的产品外运之路更加顺畅。

  物流通道的持续优化,为本土特色产品外运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今年以来,包头市开通包头飞往鄂州的全货机航线,大幅缩短了生鲜产品运输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牛羊肉等易损耗产品的运输损耗,成为我市鲜牛羊肉的“保鲜快线”。“近期,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加密货机航线,确保快递及时抵达。”毛峰表示,全货机的投入使用,能有效保障生鲜牛羊肉等产品的运输时效,让包头优质农特产品以最快速度送达全国消费者手中,助力本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网络完善  多站点织密民生网

  近年来,包头快递行业的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个快递品牌、32家快递法人企业、312个快递分支机构、109个邮政营业网点及789个末端网点;已建成传化快递物流园区、石拐物流园区2处市级园区,旗县集散分拨中心2处、共配中心3处、城边村共配点1处,实现行政村村级综合服务站点全覆盖,以旗县集散共配中心为核心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

  随着快递行业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我市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农村牧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快递服务。同时,我市加快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寄递企业对接重点稀土磁材企业,深度挖掘金鹿葵花籽油、红卫皂等特色产品外运需求,开通全货机航线助力产品出海。

  这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既是快递企业年度业务量的峰值考验,更是检验其服务保障能力、支撑民生流通与本土产业发展的关键“大考”。随着智慧物流技术进一步下沉到末端站点、本土产业联动不断深化,快递行业必将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内循环、服务民生福祉、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短评

  让物流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双十一”的包裹洪流,考验的不仅是快递企业的运力,更是其服务民生、赋能地方的综合能力。包头快递企业的备战实践,跳出了“只拼时效”的单一维度,用“科技提效+本土共情”的组合拳,让物流既有飞驰的速度,更有扎根地方的温度。

  科技是这场“大考”的硬支撑。从智能分拣系统破解蒙西地区效率瓶颈,到全货机航线为生鲜开辟“保鲜通道”,包头快递没有陷入“人力堆量”的被动,而是以技术升级实现“四两拨千斤”。这不仅意味着市民能更快收到网购商品,更让本土农牧民的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得以跨越千里保持新鲜,让“家门口的好货”真正变成“全国人的心头好”,科技的价值在此刻具象为民生的获得感。

  而真正让包头快递脱颖而出的,是其与本土的深度共情。快递不再是冷冰冰的运输环节,而是懂本土企业痛点、解农牧民难题的“伙伴”,既保障了“双十一”期间消费端的顺畅体验,更为本土产业发展注入了物流动能,实现了“消费旺”与“产业兴”的双向共赢。

  “双十一”快递答卷证明,优质的物流服务,从来不是孤立的“快”,而是与城市发展、民生需求、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活”。(李春燕  常静)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