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赤峰“十四五”文旅画卷出圈出彩

  2024年,赤峰市接待国内游客2716.3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325.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和14%。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0.47万人次,同比增长13.81%;实现游客总花费23.22亿元,同比增长13.95%。

  近年来,赤峰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持续在挖掘旅游资源、丰富四季业态、提升旅游服务上下功夫,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推动“全域全季全时全景”旅游同频共振,开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局面,正在阔步迈向“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一路走来,目之所及皆是绿色。”马鞍山林场总面积10.8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6.6万亩,经过几代林场人大力造林、尽心守护,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提高到98.86%,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如今,马鞍山林场已成为赤峰新兴的文旅地标,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学习参观生态治理措施,5年内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赤峰建设旅游强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全市现有734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古迹、1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2家博物馆36万余件套各类馆藏文物、59家A级旅游景区以及优良级旅游资源109个,居内蒙古首位。

  近年来,赤峰市立足文旅资源禀赋,深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新文旅融合业态,各地区形成整体协同、齐头并进、创意创新、错位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阿鲁科尔沁旗着力打造“北部原生态草原游牧文化休闲游”“南部现代草原自驾观光游”“中部文化体验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巴林左旗围绕“一山、一寺、一城、一陵”,打造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翁牛特旗将“中华第一龙出土地”展室、世界成林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基地、碧玉龙出土地情景沙盘、梅花鹿产业园、特色农家乐等景点串联成线,打响“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文化招牌。敖汉旗依托现有史前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兴隆洼遗址展示馆、西大梁遗址展示等项目立项速度,打造史前文化研学游新载体。

  与此同时,赤峰南部区域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大光顶子一期、二期、三期项目,马鞍山红酒庄园,雷营子乡村旅游,巴林左旗大良沟民宿等项目建成运营;野驰·溪悦河谷、西拉沐沦湖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十四五”以来,我市实施重点文旅项目134个,总投资227亿元。在大项目带动下,赤峰文旅品牌纷纷出圈,美林谷滑雪场入选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基地,喀喇沁旗入围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东黎羊绒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于红璇)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