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太仆寺旗红旗镇红喜村,阵阵菊香扑面而来。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金灿灿的昆仑雪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晾晒朵朵珍贵的“高原精灵”。昔日普通的农家院落,如今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花园”。
红喜村凭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自然优势,为来自昆仑雪线的珍稀雪菊创造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里的土壤纯净、光照充足,让每片花瓣都积攒着自然的能量。村民们坚持在清晨花瓣未绽时进行纯手工采摘,再经过精心晾晒,最终制成形似胎菊、金黄中透着赤韵的优质干花。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让红喜村的雪菊保留了药用价值和草原特有的阳光味道。
雪菊这朵“致富花”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在全国人大机关的帮扶下,红喜村首次引种雪菊,大多数村民持观望态度,只有十几户愿意尝试种植。转机出现在首个收获季,雪菊的高产量和好效益让村民们眼前一亮。到2021年,雪菊种植已成为家家户户的“庭院标配”。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规范化,2022年4月,红喜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收购、加工、销售的运营模式,并通过订单保障收购价格,让村民种得放心、卖得省心。2023年,合作社带动110户农户种植昆仑雪菊,合作社实现年收入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64元;2024年,115户农户参与,合作社年收入跃至9.5万元,农户户均增收826元;2025年,合作社收入预计将突破11万元。曾经的“试水作物”,如今成了实打实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红喜村的成功实践,是“小庭院”成就“大经济”的生动缩影。该村以庭院经济为切口,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发展特色种植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金灿灿的雪菊不仅装点了农家院落,提升了村庄“颜值”,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滋养百姓生活的“金色密码”。从昆仑山麓到红喜庭院,从无人问津到户户增收,这朵金色雪菊的美丽蜕变,映照着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生动轨迹,它承载的不仅是高原的自然馈赠,更是红喜村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脚步。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小小的庭院正绽放出无限的生机与希望,书写着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周婧)
短评
太仆寺旗红旗镇红喜村充分挖掘庭院发展潜力,盘活农户房前屋后闲置资源,种植昆仑雪菊,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使这块“方寸之地”成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重要载体。
庭院经济即农户家庭院落经济,指的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边场域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庭院经济具有“低门槛、小体量、灵活化”的特性,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各地要积极支持引导农户将生产、生活与生态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不断丰富庭院经济类型,实现多点开花,把农家庭院的“方寸之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让一个个农家小院焕发崭新光彩,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生机与活力。(周婧)





